我们的职业生涯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按照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是55-60岁。具体视不同的工种和职业而定。
另外有些人可能会延迟退休或者干到不能再工作的年龄,这还视乎每个人的职业不同。一般的职工是55-60岁退休。
从退休年龄看,貌似我们的职业生涯会很长,毕竟从20岁左右开始工作到退休起码有35-40年。这是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并且是稳定的体制内工作。
实际上,我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趋势从30岁出现分水岭。正常发展规律是从20-30岁是职业积累期,这个时期很关键,它会直接影响30岁以后的职场规划和发展。
在职场发展到30岁左右,大部分年轻人都要面临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的人生新阶段。当踏入这个人生新阶段后,我们的思想会发生变化,以至于影响后面的职业发展。
在20-30岁期间属于我们积累职场经验,做出成绩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有人顺利晋升了,有人原地踏步,有人准备转型。
很明显地,当30岁来临时,大部分有了家庭后考虑到需要赚更多钱养家养小孩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感重了,于是,会考虑职场晋升或准备创业。
问题是这种转型不是想想就有的。这完全取决于20-30岁我们在职场积累了什么样的基础。
有些人没有考虑太多,反正就这样每天干呗。有些人在提前规划和准备着,他们一有机会就会抓住晋升,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到管理层。在公司金字塔模式发展下,管理团队的人,无论能力提升和薪资待遇都会比底层员工高的。
有些默默地考虑着离职创业,他们在做管理者时积累了团队管理经验和能力锻炼,以及外部资源,加上自己有一些储备资金。
30岁前奠定职业基础,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职业生涯走向在35岁之后开始见分晓。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和你还是同事的同僚伙伴,在来到职业生涯30岁左右的关口时。有人选择离职创业,有人已转变成为你的领导,有人还是默默地干着刚入公司时的职位。
35岁后,这种差距越来越大,越拉越远。根据我看到身边人的职场生涯发展,一般来到40岁左右,我们的职场发展方向基本已经定型。
要么在原来的职位继续干,要么离开公司自己干,要么继续当管理层,当管理者还好一些,起码有上升空间。或有些公司已经没有了上升空间,但是这类管理者即使是换公司跳槽,他们大概率也是从管理者做起的。
怕就怕40岁左右还在底层一线工作的,这类工作晋升和转型机会很小。再加上已经积累了10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大概率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类型的职位和工作。正如如此,他们会选择继续做原来的工作,不太敢于去冒险或尝试。一方面来自经济压力,一方面来自时间成本。
这样分析一看,20-30岁前奠定职业积累很关键也很重要。自从30岁-35岁出现职业分水岭之后,直接又影响着后面35-60岁的职业生涯。
关键是35岁之前,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尝试。40岁以后机会很少,由于前面的职场经验积累,我们大概率不会冒险再去转变职业赛道,跨行业转行重新开始。
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会有例外。少部分人不按照这个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凡事总有例外嘛。上面说的是大部分普通人的职场发展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