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学,你好?
刘同学少年有财,我一直佩服无比。
今天好了,想写那一年代的滕县,就让我有机会在这里表达出来。
三、四十年,于历史,短暂可用弹指一挥间。但是,于我们这些肉身,不仅是漫长的半生,而且,许多经历被岁月磨砺,随波而逝,冷酷地告诉我们,生命之轻!
今天要写刘同学。他是我的滕县东风小学同学,也是我的滕县一中初中同学。我一直以为他叫我佩服的事迹是在我们初中阶段,为了确认,我打电话给郑卫国兄;郑兄是我们小学以来同学中最热心同学公益的人。
我问他,刘建忠是我们初中同学,是不是我们小学的同学?
他说当然是。
我问,刘建忠初中时卖冰糕挣钱的事你记得吗?
他说你记错了。他是小学的时候就卖冰糕的。又说,他不光卖冰糕,他还批发铅笔卖过,你不记得了?
我恍然大悟。脑子里是记得刘同学不光卖冰糕,但是确凿到也卖铅笔,我是记不得了。
郑同学又告诉我,刘同学的父母是在食品厂工作。至于我记得的刘同学自己打木箱卖冰糕,应该也是错记了。当年卖冰糕的人,可以缴押金从厂里和冰糕一起拿箱子出来。这个情节,我信。我接受了。
又关于刘同学用卖一暑假冰糕的钱,开学的时候买了一辆自行车的事情,我记得是确凿的。但是郑同学怀疑。我们不争论。他让我直接问当事人刘同学就是。
我笑了。
我说,我就如实写,答案交给刘同学自己回复;当然,前提是,刘同学看见此文,或者是听说了这件事!
题目是冰棍,内文说冰糕,不是我笔误。我是有意的。
现实是,如今的市场上,不止冰棍,连冰糕也不屑了,至少是雪糕了!这样的不屑,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代人的观点,而是时代的潮流。前几年有人要怀旧,硬造出冰棍来卖,响应者了了。这有点像城里孩子听说有人吃不上馒头,就劝人吃汉堡,异曲同工!
再说写刘同学卖冰棍,不是我无病呻吟。当年的我,父母有工资,家里依然钱紧。我当然知道刘同学暑假不玩闹,推着冰糕箱子走街串巷于人生的意义!
我是一个生长在鲁南的听话好孩子,我自小就向好,学雷锋时,真的上街寻着老太太硬架人家过马路。但是,我却没有像刘同学一样,不贪恋玩闹,去冰棍厂批些冰棍,补贴家用,自己也早早实现了财政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