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照例先去熊老师办公室做好相关事情,在等待的空隙抓紧学习强国的学习。
第二节课赶回教室上课。今天讲授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首先我用一段《圆明园》的视频导入,一是为了让孩子们能直观地感受火烧圆明园的场景,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资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回顾了昨天所学内容,当学习到第五自然段也就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时,我采用了朗读法、提问法等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
当我提问孩子们“读完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感受”时,很多孩子在笑,他们大都嬉皮笑脸,没有一点严肃的样子。尤其是张淅涵笑着说“太可惜了”时,我强忍怒火,把淅涵的朗读重新示范了一遍,并配上了他那样夸张的笑容,然后问孩子们“这样合适吗”,孩子们很快发现了问题。一个个表情都凝重了很多,神情也更加专注。
好几个男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我根据他们的回答在黑板上重点板书了“痛惜”“憎恨”“愤怒”这几个词语。在我一再的追问下,梁磊答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我感受到了当时朝廷的无能”。
最后,ppt出示本段内容,并将里面的关键词语标出指导孩子们朗读。当我红着眼眶指导孩子们读出自己的愤怒与痛惜之情时,孩子们也被我强忍泪水的神情感染了,朗读得特别好,只是最后一句“化为灰烬”没有读出相应的味道来。于是又再次指导朗读这一句,在朗读中,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们情感的波动。
读完刚好下课需要去跑操,我也就干脆利落地结束了本堂课,就让孩子们在这朗读中去慢慢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吧。
跑操回来急匆匆去一班试课——集体备课大赛《我的“长生果”》。
昨天下午才修改课件,也忘了要打印教案,虽有点仓促,但幸好没有很紧张。只是课文很长,内容有点多,后面的阅读拓展和小练笔没有时间展开了。
不过,这也为我们下次磨课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因为是在别班上课,所以我有一个课前交流。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特意带去了十来支笔作奖励。
整堂课除了延时外,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还需优化、精简。
中午开五年级任课教师会议,深感压力之大。开完会回教室刚好上第五节课,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没有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就趁此机会告诉了孩子们月考的事,也希望他们在行动上紧张起来。同时,我也要求他们从明天早上开始,7:40进教室记迟到。个别孩子在嘀咕,我说“我要求你们做到的,我肯定会先做到”,当我再次问他们能不能做到时,孩子们都说好。
第六节课是生命健康课,我第一次占了课,并告诉他们以后这会是常态。趁这节课讲解十四课的近反义词和词语解释,并要求孩子们抄写好这部分的家庭作业。
课后服务时间讲解十四课基础训练练习,然后剩下七十分钟考第二单元另一张试卷。
孩子们考试时,我又把昨天考的二单元测试卷挑了些同学的改完,最高分96,比第一单元的两个99少了几分。
当然,不及格的可能也会更多。
前路漫漫,既艰且难,但是,这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挑战、一种鞭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