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天,灰蒙蒙的,雨也连续下两天,气温也仿佛在告诉我们,立冬了--这么快的嘛!仿佛昨天还是夏天
不禁想起这样的诗句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随即而来的是,立冬跟东至有什么亲戚关系,后来翻阅古典才发现,不得了: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节气,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预示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感觉立冬的风头完全被抢了,括弧笑)
为立冬正名,谁还不是可爱的宝宝,人家是四大才子之一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

对于吃货们,还是关心立冬应该吃什么
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到来,秋收冬藏,这一天犒赏全家,自然首选“好吃不过饺子”,加之古代人们认为瓜代表结实,西汉戴圣辑录编纂的《礼记》中又有“食瓜亦祭先也”之说,因而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冬有吃倭瓜馅饺子的风俗。南方则基本吃鸭肉和羊肉,因为古人讲究有始有终,所以立冬和冬至吃的也差不多

说到习俗
立冬时节,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话说回来,立冬这个节气还是很有诗意的,比如宋朝·仇远写的《立冬即事二首》
一下子都写了两首这么厉害的嘛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
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
老夫布褐未装棉!
冬天已经来了,气候也越来越寒冰,走在大街上冷风凛凛,冰澈刺骨,裹了裹外套,依稀闻着雨天的空气确格外的清新。雨还在下着,滴滴答答,落在人群里,消失不在,映在脑海里,挥着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