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国于1554年以股份集资的方式成立了进行海外贸易的特许公司“莫斯科尔公司”,标志着股份制度的产生,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股份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长期以来都属资本主义经济的专利品。
1992年春天,邓公再次来到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河的深圳,发表了振聋发聩的“南巡讲话”。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东方风来满眼春,一花引来百花开。因邓公的一席谈,结果由先前只在上海、深圳两地暗流涌动的股市迅速地在华夏大地掀起了狂飙巨澜。一些让国人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如房地产、股票、期货等商界热浪扑面而来,经济大潮此起彼伏,金元帝国中天天都在爆发着天方夜谭一般的传奇故事,言者津津乐道,听者津津有味,让穷则思变且经商乏术的人们颇感新颖与倍感刺激。
次年新年伊始,当许多人还没有从春节的喜庆气氛中走出来的时候,一小部分领潮流之先声的人就已经开始见熟人就热情主动问“新年好”然后紧跟一句“你有没有股票要卖?”
随后的一周时间内,“冬眠”已久的股票见人就涨并且价格扶摇直上,“股”舞人心,凡炒必赢,这是孤陋寡闻的内地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天上会掉馅饼的大好事情。目瞪口呆之后,如梦初醒兴奋不已的人们开始爆炒黑市股票,自发股票交易市场就此应运而生。工不工、兵不兵、商不商、官不官,不务正业齐上阵,全民炒股忙又忙。不甘后人的我和一同窗好友也东拼西凑了一些小本钱,毫不迟疑地加入了炒股行列。我们日以继夜、不辞辛劳地买进卖出,我们早出晚归、东奔西走地恶性炒作,甚至连企业内部集资发票和股权证都不放过,盈满或者亏空,全在一念之差,最终斩获了一些微利“落袋为安”。
牛市往往是在低沉疑虑中产生,熊市常常是在欢呼声里到来。突发而迅猛的黑市股票交易市场,很快就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先后两次发表态度强硬的相关评论和规范文件,表明了要彻底关闭股票黑市交易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坏消息”一出便闪电般地引发了股市狂跌风潮,而且一次胜过一次。寒风料峭、霪雨霏霏的春夜,络绎不绝的人群以夫妻双双居多来到摩肩接踵的交易地点,一个劲地叫卖着自己的“渣渣股”,稍微觉得能够少赔价格合适就象抛弃烫手山芋一样迅速出手,内当家手上颤巍巍地数着钱、口中还念念有词地埋怨道:“叫你别炒你不听,今后再也不炒股了”。这真正应验了“要想夫妻不和就去炒股票,要想家庭破裂就去开公司”这句鞭辟入里的总结。
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潮起潮落的股市也是一个永远不相信眼泪的地方,有的只是一次次地利欲熏心的追涨与残酷无情的杀跌。因此,股民割肉与壮士断腕一样,需要的不仅是承受皮肉之苦的勇气,更需要有学会适时舍弃的睿智。当然,其中也不乏不知进退的“死硬分子”置严峻大势于不顾而最终成“套牢一族”。死了都不卖,要卖无人买。我家现在都还保存着若干张未能成功上市就连擦屁股都嫌纸太硬的股票、权证以及发票。
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特点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美国人托马斯·L·弗里德曼《在华尔街论“道”》一文中引用了查尔斯·麦凯1841年首次在伦敦出版的关于金融危机史《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书中的一句话:“金钱……常常会引起群体性幻想。冷静的民族可能会突然变成孤注一掷的赌徒,几乎把身家性命全寄托在一张纸的运气上。有人说得好,人是群体性思维的动物。我们将会看到,人也是群体性发狂的动物,但在恢复理性的时候,他们却是缓慢的、个体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国版本的《魔鬼词典》中说:经济陷阱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纳斯达克;画饼充饥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上市;枷锁这事,如果干得好,就叫股份。据我长期观察发现,大凡自以为是的乐天派往往都会成为“只能投机不能投资”的中国股市中的亏损大户,一个人太过乐观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疾病;而真正能够小有盈利的人群,恰恰是那些小心翼翼而又善于见风使舵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在1994年7月前初出茅庐的炒股历程中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体会。
后来,在正规的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中,我们再也找不到自发股票市场中的那种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的爽快感觉了,反而在交易大厅中将前期利润洗刷殆尽。
名噪一时的“炒股高手”、“既不做多头,也不做空头,而要做滑头”的上海杨百万前不久又说了一句妙语箴言:“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但是永远没有毕业生。”恐怕术业有专攻的经济学教授炒股同样也有可能成为大跌眼镜的留级生、重读生。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是股票投资的基本原则,换言之,亦即风险与利益同在,憧憬与失望并存。既然是利益博弈,那么就一定会出现有输有赢的局面,那种既能“利己”又不“损人”的“正和”博弈只能是少之又少的特例。股票市场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的超级赌场,只是性质和玩法有所差异而已,当然,国家政策得当与否在其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虽然好赌成性但又谨小慎微的我决计“珍惜生命,远离股市”,自此过上了“无股一身轻,有闲万事足”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虽然没有快速致富、大富大贵的机会,但至少不会再过朝不保夕、寅吃卯粮的苦日子了。
去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在经历了1996年和2001年两次让人痛彻心扉的漫漫“熊市”之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笨钱”混战“盲牛”的井喷现象再次成为世人的关注的焦点,“瞎猫碰着死老鼠”的儿童故事竟然在股市中一再上演,让所谓的一些资深专家学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宁可穷且益坚也要矢志不移的我惊愕地发现,一些所谓的只知进取不知回顾的“老股民”全然忘记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温馨提示和“不要把你所有的资产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金玉良言,倾其平生积蓄甚至不惜高息举债,奋不顾身地又闯入红红火火的股市频繁换手地做起了济河焚舟的买进卖出。轻敲键盘进行网上交易就能够赚大钱似乎比上大街弯腰去捡小钱还更容易一些,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不是买车就是买房再就是出境旅游等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殊不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年春节前夕,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中国股市中高悬的达摩斯克利剑终于悄然落下,形成了一场堪称中外股票史上罕见的大股灾,狠狠地“腰斩”了广大股民的利润和本金,逼迫老股民与新股民一样再次成为“套牢一族”,大家共同做了一回“前面追着小麻雀,后面失去老母鸡”的蚀本生意,股市绝非取之不尽的提款机反倒是来者不拒的吸金机。要知道,在“钱规则”盛行的社会里,可能没有什么比辛苦铜钿付之东流更让人伤心欲绝的事情了,如此看来不会炒股这种“富人的游戏”其实也算是一种“傻人有傻福”式的幸运,我为自己没有盲动炒股而万分庆幸。
一时间,在短时间内股指大量缩水,冲击力极强,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的暴跌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在这次席卷全球的“股灾”风暴中,中国股市并未能因其市场相对处于封闭状态而幸免于难,股指一泻千里跌幅排名全球第九,那真是“全国股屏一片绿”啊!波涛汹涌之后岌岌可危的中国股市似乎进入了一个“几家欢乐几家愁”“谁比谁更傻”的博傻阶段。
关心你的投资,但一定要记住“不要试图接住下落的刀子”这句华尔街的名言。为了“为祖国接盘”,老婆将前期利润赔了个底朝天,然后又灰溜溜地退出了股市。
谁的股市,谁在伤痛?面对不绝于耳的救市之声和各国政府纷纷打出救市“组合拳”的现实,中国方面也义无反顾地开始使用了发表评论员文章、印花税改为单项收费、鼓励央企回购股票、大盘不再封涨停板等习以为常和创新之举的系列“杀手锏”,从而使跌跌不休并且逐渐走向深渊的中国股市有了一点点企稳的迹象。
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常常出现行情与价值严重背离的奇怪现象。从来就没有只涨不跌和只跌不涨的股市,至于何时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呢?乐观的和悲观的股民都在拭目以待,以观后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05230/01c3c47cf059475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