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能力问题,有纠纷,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非医疗事故产生的医患间矛盾与对立,同样值得观注。
成因分析:
1、责任心、医德要求过高:大多数人都认为医生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活菩萨。但其实,医生也不是钢铁之躯,不能仅靠意志支撑工作,也有正常的情绪表达,而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心如止水,一碗水端平。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就是这个道理。
2、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降低:尤其是婴幼儿,打针怕疼,吃药怕苦,家长半途拔针。
3、同一标准流程带来的弊端:标准流程基于“一视同仁”、“病患面前人人平等”,看似合理,其实是医院方的一厢情愿——任何标准都有局限性,都是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对于医生来说,任何病都是病,没有区别;但对于病人来说,每个人面临的情况都不同。复诊与初诊、拉肚了与感冒、急着赶车与请假休息……相信对诊疗流程的差异化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铁路系统了,人工售票、自动售票、取票专口、包括检票及补延制度等等,几乎能做到旅客的全需求覆盖。
4、无差别对待带来的风险:每个人做事之前都会先权衡利弊,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接受或拒绝,所以几乎每个大门口都要求提供证件、目的。唯独医院面向所有的人,当危险来临时,甚至连质疑的权力都没有,更不用提自我防护能力。正因为这个特点,医护人员成为了某些人转移负面情绪和寻求心理平衡的目标,医院成为了“无差别加害”者的最佳实施场所之一。张三因为领导的工作安排不合理,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受到领导的责骂,在无法反驳或者不敢反驳的情况下,如果到医院就医,可想而知,医护人员必然是最佳“出气筒”——没有哪个医生可以百分百确定病愈的时间。
5、关于价值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来医院是“掏钱看病”,我出钱了,你就得提供相应的价值——看好病。实质呢?是看病付钱。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认为病种与金钱是成正比的,后者实质上是综合各种成本进行的相应报酬。作一个形象点的比喻,患者将每种病当作背上的不同重量的包,医生的作用就是将包卸下,他的价值就是和包的重量成正比的。而在医生看来,每种包的重量虽然不同,但份量是相同的,其后果都是死亡。曾经听过一名医生说过,“世界上没有相同的病,成因不同、患者自身机体不同,所对应的诊疗方案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病人,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退一步说,用的药物和方法相同,也只是一种概率的选择,不代表病是相同的,更不代表所需要的医生的业务水平相同。没有任何一个医生会对任何一种病保证百分之百的治愈。”
6、结果论的观念:不可否认,以结果来判定过程及动机,几乎渗透于方方面面。比如醉驾,有的人走了狗屎运,一路平安;有的人倒了血霉,车毁人亡。我们会更容易谅解哪一种?显然是前者。医疗的结果往往决定了对行为的判定,比如有人打架,他自然希望对方进了医院只是皮外伤,而不是植物人;孩子给狗咬了,又没及时打狂犬疫苗,自然希望“亡羊补牢”的起到效果,而不是无法挽回的代价。“你治好了,我就负得起责任了;你治不好,倒霉的是我!所以,必须要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有的人不后悔他的行为,但又不愿承担对他来说过于严重的后果——尽管这个后果是可预见的大概率。
7、患者的“性价比”高:这里的“性”是指任性,“价”是指代价。治好了,了不起送你个“妙手回春”的锦旗;治不好或者不合心意,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先不说医院要承担“举证不全”的风险,即使最后证明是冤枉了又能怎么样?一个“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子能撑船。”完事,少不了身上一根毫毛。
8、支付方式滞后:某些西方发达国家是不怕患者欠账的,因为有追债和信用制度,不用担心后续支付问题,从而避免了将矛盾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引爆。我们有多少次是因为没带现金,没带银行卡耽误了救治的?钱拿来了,最佳抢救时机耽误了,谁的责任?各说各的理没用,矛盾激化在所难免。
解决方案:
1、强化职业化:医护的工作就是将疾病这一敌人消灭。医生与患者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医生指挥,患者打仗,患者获益,医护得利,相得益彰。过多地强调医德、医生的责任心,将相互协作当作主从关系,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增加校核机制,尽量避免受特殊因素或环境的影响产生误判。
2、端正诊疗态度:诊疗就是一个伴着疼痛,打败病毒的过程。怕疼、怕苦只会贻误时机,用将来更大的疼、更大的苦来延缓一时的,这种爱,不要也罢。苦口良药,逆耳忠言,讳疾忌医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主动引导,更多鼓励,有了好的态度才会有好的开始。
3、分类引导、合作共赢:做不到私人定制,但可以借鉴这种思路,通过大数据将患者需求分类汇总,制定相应服务。比如问宣处增加引导功能,允许极个别特殊情况先就诊后挂号,将挂号按照等待时间及相应费用分级,当然,因为此类分级并不对医生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其收益也不应归为医院。将分级挂号所获得的额外收益用于普通挂号等待区的便民服务,相信可以达到共赢——院方提高了满意度、特殊患者得到了诊疗时间、普通患者得到了服务。
4、宣传无差别对待的意义及价值,做到社会有较高程度的认可。
5、对医疗要有一个共识,完善医保制度,协调患者与医护间利益冲突。
6、明确地制定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统计以往医护介入后的治疗结果数据。将相关信息提前告知患者相关人。
7、加大对医院正常工作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扰乱医院的正常工作。
8、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设立专项基金。借鉴西方的追债方式,通过公共资源投入、慈善基金、私人捐赠等,设立急诊基金,保障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保障这种方式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