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原始生物的生存效价与初级社会的衍存效价之对位律:对位、不等位。
(2)原始生物的分化程度与初级社会的结构程度之相关律:正相关。
基因的遗传属性、国学文化中的保守素质,都是自然法则中维系存在度的“反社会倾向”,这是自然赋予的尽量避免自身分化(即残化、即结构化)的天然举措。所以,在社会中,除了代偿需要的主流建构文化,也需要维系存在度、避免过度代偿的解构文化,如西方的犬儒主义、东方的道家和佛家。但若变换主体,把视野扩大到整个存在,存在度最高的幽在永远占据存在的主流,存在的反社会化反结构化才是自然存在之本,正如卷一29章表达的,物演的过程表面上由简而繁,实际本质却是简一而存,达成永远的“存在是一”。
(3)原始生物的属性状态与初级社会的属境建构之统一律:无能匹配同质。
大尺度上看整个存在是前衍存在决定后衍存在:表现在生物阶段,也可以表达为生物圈的最底层由下而上一层层缔造后衍存在,即最低层植物和动物等变成自然环境,决定了后衍的生物存在,所以说“今天的生命在选择明天的自己”;在人类文明阶段,则表达为“死者捉住活者”,后衍存在缔造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更后衍的存在者(见160章)。所以在纵向的存在上,一直是昨天缔造今天,当下铸就未来。整个存在就是一个自行滚动的递弱代偿下的物演之流,在生物乃至人类社会都同样表达。
环境其实就是由前衍存在构成的主体的依存条件,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不同位相前体存在的属境。所以,我们的存在度实现状况与我们的依存条件或环境息息相关,这一点在微观、中观、宏观上都一样。如微观上基质构成细胞器的生存环境,中观上人体内环境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宏观上生态圈构成人的生存环境或暗物质暗能量构成星球的生存环境。
(4)原始生物的生存压力与初级社会的内构张力之互换律:内外压力之和大致相等。
王东岳先生东西方文化溯源的起点即基于这一定律。西方文化哲科文化发端于希腊特定的地中海地理地貌,而中国文化渊源于特定的地理纬度和环海环山的封闭地貌。在目前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下,环境便不再重要。
社会是对个体存在度递弱的代偿,个体越圆满,社会越松散,个体越残化,社会越致密。个体都维持于“自然存在阈”的等张力心理状态下,只不过个体越圆满,社会越松散,随着自然环境变化的上下波动幅度越大;个体越残化,社会越致密,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的上下波动幅度越大。随着自然环境变化的上下波动幅度和随着社会环境变化的上下波动幅度之和是一个恒定值。(在152章中也得以表达)。所以,晚级人类社会的社会文化环境越来越发挥着和初级或中级生物社会自然环境下的决定作用。
(5)原始生物的衍存态势与初级社会的代偿效价之无功律:个体的圆满决定社会代偿的无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