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
我成功了,但我不快乐

我成功了,但我不快乐

作者: Mr沐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23:42 被阅读24次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席慕蓉《独白》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却不知自己为何成长,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会莫名烦恼,在倾诉时无法言说,我们想找个地方静静,却发现拥抱的自己如此陌生。我们终于活成了别人的样子。


    01   L小姐说她抑郁了

    今天,许久未联系的L小姐突然连发好几条微信给我。

    L小姐:“你不是学心理学的嘛,能不能帮我判断一下,我觉得我可能有些抑郁,我不知道算不算,是不是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对方好像非常急切地想得到回答,却没有描述她的问题。

    屏幕前的我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虽然直觉告诉我她应该并没有抑郁,但是既然寻求帮助,那肯定是陷入困境了。我问:“什么情况?”

    L小姐:“不知道,我就是很痛苦,不太喜欢目前的生活状态。”

    我:“主要是因为什么产生烦恼,发生了什么?”

    L小姐:“最近一个月持续的心情低沉,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然后就是断断续续的哭,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也不喜欢别人跟我说话。稍有不顺心的事就特别想开口骂人,想摔东西。感觉自己表面上风轻云淡,但实际上快要爆炸了一般。”

    L小姐现在接手家里的一小部分生意并且也有自己的小店,生意上接连不断的事情以及家里忙不过来的小事让L小姐难以忍受。她说她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但是她从未拒绝过家里的这些小事。当我问起在帮助家里处理他们工作中精力无法达到的小事时,她是否尝试过拒绝,是因为没勇气还是觉得应该帮助对方。L小姐说她也不知道,觉得应该帮助他们,并且认为对方应该会从自己发脾气的行为和难听的话语中发现自己的不满。

    可是谈到她最想做的是什么时,她说她也不知道,以前没做生意时还有一些规划,很喜欢做设计,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现在网上生意稳定下来了,收入也很不错,可是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去处理。而且现在这个生意是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不可能放弃不管,但感觉真的很烦。

    L小姐说她应该是愿意为这个生意付出的,却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因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她不希望有人打扰,讨厌生意上的人给她发消息。如果每天只做自己经营店铺的事情并且只与自己的生意有关,还是会觉得烦。但是做生意本事就无法避免这样的问题,因为需要去掌控和处理事情。而小姐给出的办法是希望自己赶紧嫁人,然后让对方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02   你有多久没和自己对话了?

    其实L小姐没有抑郁,只是现在的生活状态让她产生了焦虑和压抑的情绪。家庭小事的处理只是烦恼的一小部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她所经营的生意。要知道,做一件事总会有所失和有所得,如果只是希望得到高收入,却不愿被事情本身所扰是不平衡、不符合规则的。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L小姐是没有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这个事不用金钱来衡量,而是愿意一步步规划并享受其中,即便在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会想办法学习和解决。最后我建议L小姐放下手头的事情,与自己内心进行一次深入对话,用心思考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在别人的规划和标准下活着,逐渐迷失了自己。不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性格、有什么爱好、有什么优缺点,反复在网上进行测试、询问别人的意见,最终随波逐流,活成了别人的样子。

    03   达到别人定义的成功,却不快乐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会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我们?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中心疗法有一个重要概念——价值条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个体在生命早期就存在着对于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的需要,即关怀和尊重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好评和赞赏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到自尊。然而,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这种需要的满足常常取决于别人。

    比如:父母总是根据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决定能否给予孩子关怀和尊重,孩子所获得的有条件的满足时常与其自身体验相矛盾,以至于孩子在以后的行为中,把父母对这种行为的不满作为一种价值条件,为了讨父母的欢心,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行为。

    久而久之,就会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一旦如此,他的行为就不再受有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指导。最终,当对某一行为自己感到满意,别人没有感到满意,或别人满意而自己没有满意时,就会出现一种困境,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不协调。


    回想我们的种种经历,小时候我们为运动会积极准备,为手抄报用心排版,可是我们的成绩和作品在家人或他人眼中并是不重要的,于是我们为了寻求认可,掩藏自己的喜好,满足他人的要求和标准。以至于长大后,我们依旧在为社会所称赞的标准去努力,别人认为雅思考8分的人很厉害,所以就去努力学英语;别人认为要努力学习成为博士,所以就跟着老师做课题;别人认为考编制生活稳定,所以就去报名考试。其实,达到别人定义的成功,并不会让你感到快乐,因为从一开始那就不是你想要的。

    04   从认识自己开始,幸福生活

    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埋怨过去的经历,但是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做好自己。如果你像L小姐那样处于很糟糕的状态,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许你需要扫除心灵的尘埃,与内心的自己进行一次对话。

    当然,对话的环境要是舒适的,就像我建议L小姐放下手头工作出去放松几天那样。但是,出去放松或是旅行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寻找独自一人在舒适环境下的放松状态,如果你有其他的放松方式当然也可以。切记不要忘记放松的目的是为了与自己沟通,如果出去一趟让自己疲惫不堪或是把一切都抛到脑后,那就适得其反了。

    在身体与心灵的舒适状态下以问题的形式对自己发问,可以说出来或写下来,达到对自己的认识。

    例如:

    我最近快乐吗?

    我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我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我喜欢和讨厌的是什么?

    我的优缺点是什么?

    现在做的事情是我喜欢的吗?

    我做现在的事情是为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父母曾经对我的要求是什么,我真的认可么?我曾经喜欢并规划过什么?

    我有哪些开心和难过的经历?

    我做过哪些爱自己的事情?

    我在乎他人的评价吗?对我有什么影响?

    如果不考虑生活的负担以及其他问题,我希望做什么并会为其努力?(前提要合法)

    如果加入生活的负担,我的规划还可以怎样完成?

    我相信自己吗?

    当然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再去列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思考分析,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一步步的达到自我的统一。我们被太多东西所阻碍,金钱、权力、责任,但是通过规划和学习,我们依旧可以在喜欢的事情上达到成功,金钱也只是达到成功的附加品,而获得更多的是过程的快乐与自我的实现。重要的是在做决定前,首先要认识自己,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接下来只要开始执行,就成功一半了。

    做他人认为成功的事,如同与一个你不爱的人结婚一样,你期盼着也许会日久生情,然而等来的却是生活中无休止的争吵。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达到多高,而是与自己内心世界相统一,接纳自己,这样也就会与这个世界相融合,其他一切也都顺其自然了。

    期待不久的将来,你过得更幸福。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林夕《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成功了,但我不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eo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