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思考写什么内容的时候总是百感交集,此刻静坐在办公桌前回想着和孩子们经历的近段旅程,纠结万分之后还是写写我们重要的一种思想吧!——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
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一般来说需要借助于直观。例如: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将这根绳子分成了几份?
分析与解:这道题条件虽少,对于大部分学生单从字面上很难弄清之间的关系。如果画出线段图,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对折第一次将这根绳子分成了2份,再对折第二次将这根绳子分成了4份,再对着第三次将这根绳子分成了8份。
利用数形结合,学生表象清晰,思维清楚,对算理能理解透彻。如果没有图形的帮助,这样的教学理解也是不可能达到的。
数形结合,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有些数量关系,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关系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而图形的一些性质,借助于数量的计量和分析,得以严谨化。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并适时地加以渗透呢?
一、在理解算理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比如:在学习“乘法”,借助棋子、矩阵图或圆圈等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计算,同时还把加法与之建立了对应关系,沟通了表格、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对学生来说,这样处理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印象深刻。
二、在教学新知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教学新知时,会发现很多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不全面,随着各种已知条件越来越复杂,更是让部分学生“无从下手”。基于此,把从直观图形支持下得到的模型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沟通图形、表格及具体数量之间的联系,强化对题意的理解。
比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中,开始尝试借助实物图和直观示意图来表达现实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话各种示意图来理解数量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节余多少钱”的第二个问题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条形图直观地表示了数量关系,然后在试一 试中呈现了学生用“线段”表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8061/596c985fcbd0f6c4.jpg)
在“里程表(一)”一课的教学中渗透从直观的铁路示意图抽象出“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表格中数据表示的实际含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8061/68b23c8346368b27.jpg)
总之,教师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耦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三、在数学练习题中挖掘数形结合思想
运用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意识。
比如:在练习题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8061/70b183ae871a4f4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998061/3f37e4c3822b2012.jpg)
学生尝试画一画,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可能出现两种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其题意的理解。可见数形结合很好地促进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生搬硬套,打开了学生的解题思路,由不会解答到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变聪明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最关键一点,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数学教学充满乐趣,相信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一定会引导学生由怕数学变成爱数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