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他本是生活在维也纳的犹太心理治疗师,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均有交集。并且称自己的意义疗法为维也纳第三学派。后来幸运地在集中营中活了下来,并把自己的学说写了下来。这本书被评为美国最重要的十大著作之一。
当我看完这部作品后,突然想起了一些高中时期发生的往事。同时也让我对一部早已看过的经典影片产生了一点反思。记得我的同桌在那天早上突然和我说,她周末看了两部电影。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说:“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而另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说:“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当时的我相信后者,我也被Andy所动容。但读完了这本书后我发现我是错的。
我之前看过戴锦华女士对肖申克的救赎的一个评论,她说:“这是一个好故事”。当时我还不太理解,我以为你不是在说废话吗,任何一个在豆瓣上或imdb上能得到8分以上的影片哪个不是一个好故事。但我现在理解了,戴女士的言外之意是这不是一个真事!这部影片的故事性极强,同时兼具好莱坞式的叙事风格,充满了正能量。
这部影片肯定了两点:第一,让人活下去的是意义;第二,希望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然第二条是虚构的。下面我就结合《活出生命的意义》来谈一下我对《肖申克的救赎》的一些理解与看法。
1.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活出生命的意义》中第一部分是弗兰克尔对自己在集中营生活的描述,他反复地说自己是幸存。因为除了需要对一次又一次的转移有所应对,同时还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垮掉。当他被转移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一位之前就在集中营的人对他们说:“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刮脸,不论要用锋利的玻璃,还是用最后一块面包换到刮脸用具。只有如此,你才能看起来更年轻,而且,刮脸还会使你脸色红润。想活下来,你唯一的办法是,看上去能干活”
集中营的生活是让人感到无比的绝望的,希望是很危险的。你会读到,圣诞节那天前后死的人是最多的。因为他们一般都会认为那天战争会结束,唯一的办法就是活在当下。认真想想如何度过明天,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集中营的生活一天比一周要慢。书中讲到一个弗兰克尔的朋友,他有一天做梦说1945年3月30号战争会结束,他们会得到自由。但他在2月29号那天高烧,第二天就死了。因为他眼看希望破灭。
在肖申克的监狱中Red和Andy都是无期徒刑,是看不见阳光的绝境。所以Red会说“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2.寻找生活的意义
在绝境中只有意义可以让你活下去,让弗兰克尔活下去的意义就是将自己的书写出来。
Brooks出狱后自杀死了。真的是如Red所说因为长期体制化吗?可能是但并不是主要原因。现实的生活没有给他活下去的意义。在狱中,他管理图书,他是被需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他得知出狱后想再次通过犯罪留在监狱里,意义可以让人不顾法律、道德。
包括Andy也一直在狱中寻找意义。从一开始雕刻到筹建图书馆,再到汤米。也许就如Red说的,Andy想逃出去就是在汤米死后才下定决心的。他无法将自己翻案出狱,同时最让他骄傲的汤米也死了。也许Andy早就已经准备好越狱了,但当他体会到体制给他带来的绝望后,他才下定决心。Red在后来与Andy的对话中也透露出和Brooks一样的愿望,他也不想出狱。如果不是Andy最后的邀请,我相信Red也会去自杀,或者再次犯罪。
这里我要引用尼采的一句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电影毕竟要传递正能量,给观影人以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让人感到温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考虑到读一下史蒂芬金的原著。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放弃了。我怕这样一部好电影会让我失望。《活着》是一部好电影,不过比起原著还差很远。《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所以我建议先看影视后看小说。这样你会有两次高峰体验,在第一次哇的一声后还会有一次哇哇。也许是我太苛刻了吧。
关于《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强烈推荐。很值得一读,下面我就将我比较喜欢的几句原文摘录在下面供你欣赏。
既然生命如此短暂,那它的意义何在?最后,我终其一生探索得出的答案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死亡本身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一个人可能被剥夺一切,但他在任何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的自由无法被剥夺,这是人类最后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