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读完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再回头想要回想一下小说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时,才发现对于小说具体内容的印象已经很淡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边城首篇的故事内容,那个和爷爷一起生活在河边,能干且孝顺,名叫翠翠的姑娘。或许是因为遇到的人中有叫翠翠的,又或者是开头读的还算连贯且认真。
初读时,仿佛可以从文字中看到翠翠眉眼乃至整个人的形象,读的出她对二佬潜藏的情感。字里行间,活脱脱的呈现出了少女对于心上人的羞涩,不愿意直言出心里喜爱之人。少女暗生情愫的美好在于不言不语,内心却又千言万语。
这是读这个故事让人觉得美好的地方,但这份美好却导致了后面的悲剧,因为不直言自己喜欢的人,才有了爷爷检验大佬二佬对于翠翠真心的情节,最终大佬意外死亡,二佬得不到回应愤然离去,爷爷内心郁结死亡。留得翠翠等可能会归来的二佬,然而是否归来,未为可知。
对于因为不直言自己喜欢之人而导致后面一系列悲剧发生的原因,有人说如果怎样,如果当初怎样,最后会怎样。但人生那来那么多如果,终究是遗憾罢了。再者只能悄悄留下告诉自己,遇到类似事情时,请记起这个故事,尽可能不留遗憾。
边城的后续故事还有很多,点点滴滴,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似乎看的懂,似乎又没怎么明白。似曾相识的场景,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一个个故事,浅看读了故事,为了故事里面的情感或叹息,或愤慨;深看似乎是为了抨击;再看却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且越来越强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