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老师三年了,这三年里我曾很多次怀疑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今天,听完教育行业前辈莫老师的一节课后,我终于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了。
大半夜的,很意外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的添加,一看,这名字好熟悉,仔细一看,有点受宠若惊,加我的人是我一直都很敬仰的一位老师,也是我表妹曾经的作文老师,早听闻他的大名,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找到了我。一番寒暄交谈后,莫老师邀请我参加他的小升初语文复习课,说是同行的互相交流,出于对他的了解与崇拜,没多想,我就去了,还叫上了我的两位同事。
来到莫老师的幸福教室,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学生和家长。环顾了一下教室四周,发现整间教室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四周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种书籍,书架上还摆放着许多植物盆栽,看着绿意盎然、充满生机。我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上课应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吧!
两个小时的时间,莫老师从基础、阅读和作文三个方面给孩子讲解了小升初语文学习的重要考点。课堂上注重方法的指导,带动孩子一起朗读,虽然是小升初的复习课,但整堂课却充满了语文的韵味感,有品读、有赏析、有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莫老师的课没有太多的花哨形式,他用他个人的渊博学识和风趣幽默给学生上了一堂朴实无华的课,但却让人印象深刻,收获颇丰。两个小时下来,我一直都在专注地听着,好多时候,我都被他的提问不知不觉地牵引着去思考,好像自己也成了在座的一名学生。
吸引我的不只是莫老师精彩的课堂,还有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幸福的心,做幸福的教育是莫老师一直所追求的。他认为成功的教育是教育的回归、教育的还原:当教育面对生命时,不是急于得到肤浅的、过眼云烟的成绩,而是着眼于人复杂而又长久的生长。还孩子一个童真,还孩子一个幸福温暖的童年,给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迫切需要做的。
一边学习莫老师的教育理念,我一边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三年来,在培训机构,我工作很努力,对学生也算负责,可我追求的是什么?我一直在拼命地迎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传授给学生高分答题技巧,套路式的写作方法,我想尽办法让我的课堂形式更生动活泼,让学生学得开心;我认真总结向家长反馈课堂内容和孩子们的课堂表现。看上去我做了很多,看上去我是一位很负责的老师。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心是慌张的,因为有的时候我都不确定今天上的课,讲的这些内容对学生有什么作用。好像只是为了教书而教,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学生真的学进去了吗?这些内容对学生真的有帮助吗?我从来没有思考过。
这学期,我中途接手了一个六年级预科班,因为从来没有教过六年级的课,所以我备课格外地用心。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得先有一桶水,为了上好课,我往往要花好几个小时去备课。高年级的课课堂时间少,知识容量大,我没有太多花哨的课堂形式,只是把我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用最通俗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当我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认真做笔记的样子时,我内心满是欣慰,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我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比家长跟我说:孩子的这次作文拿了满分要实在得多。正如莫老师所说,面对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单纯、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坚守良知。
在培训机构的盈利模式下,要做一名坚守良知、有情怀的老师,其实还是有点难做到的。曾经初出牛犊的我很是反感培训机构功利化的教学,不管续读,更不为续读而卑微地迎合家长,只是追求用心上好我的每一堂课。后来在领导的无数次开会洗脑中,我也变得越来越关注续读,很多次补课,很多次面谈反馈,我的目的都是为了招生续读。当周围人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们的工作就应该以招生为中心时,我突然好讨厌这样的自己。我在心里问自己:你想成为这样的老师吗?为了续读,作秀,忽悠学生与家长。我内心很肯定地回答:我不想。
我想成为一名这样的老师:不只是传道授业的教书匠,更多是通过自己的行动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为他们传递美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他们懂得努力的意义,并尽全力去成为一个自己喜欢、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我想为学生做什么,不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表扬,也不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肯定,而是因为这样做有意义,对学生有帮助。
我们常常因为走了很远,而忘记为何出发?很庆幸自己又拾回了那颗宝贵的初心——在教学的道路上坚守良知,追求自己喜欢的,对他人有益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