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灯录》但得本 不愁末

《心灯录》但得本 不愁末

作者: 谷l | 来源:发表于2022-05-11 00:18 被阅读0次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沩山问僧:“名什么?”僧曰:“名归真。”沩曰:“归真何在?”僧无对,仰山教之曰:“何不答和尚在眼里耳里鼻里?”僧一如所教,沩曰:“此是五百善知识语。”客问曰:“眼里耳里鼻里不是我么?”曰:“汝可以作五百人善知识去。”

仰山示众曰:“我今分明向汝说,且莫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日自具足在。若未得本总将情学他,亦不能得。”客曰:“如何是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曰:“寂然不动谓之修性,此我本来寂然不动,非我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我,乃我而性也。此我当寂然不动之时,其空洞悄然,深如大海,故曰性海。此际至真至实,非他时可比。但能相应此至真至实,便是修,非他有所修。但能于此而修之,则圆通圆觉,无尽殊胜,自然具足。若不修此,而以知解学佛祖事,如以萤火烧大地草。”

仰山示众曰:“一二二三子,平目复仰视,两口一无舌,此是吾宗旨。”客曰:“何谓也?”曰:“未悟此我者,参此则可以悟。既悟此我者,参此则可以入性海。若将解解此偈,则非为仰山宗旨。只要参去,自然入仰山宗旨,妙不可言,不必问。”

相关文章

  • 《心灯录》但得本 不愁末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沩山问僧:“名什么?”僧曰:“名归真。”沩曰:“归真何在?”僧无对,仰山教之曰...

  • 但得其本,不愁其末

    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许多事,但不一定每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应付。这就需要我们临事善于取舍。儒家《大学》上说:“物有本末,...

  • 《心灯录》笔记(19)

    【清】湛愚老人著 若悟得此我,在当下顷刻间,便是返真归原,凡一切皆属虚妄。 识心达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 问:如...

  • 山水

    落款录《五灯会元》法常禅师说法片段: 大梅山法常禅师,上堂(言):“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

  • 《心灯录》《佛道一如道德经》《擦亮心灯》三本书如何看

    《心灯录》是湛愚老人留给末法时代真修行人的实修宝典,从教人明心见性到最终成就,路途风光及修行方法都有详细的描述,但...

  • 随想102

    但得本,何求末呀, 不要被功利蒙蔽了眼睛。

  • 但向己求 莫向他觅

    《心灯录》卷二 南岳慧思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道源性海,即...

  • 佛与众生同一心灯

    作者(清)湛愚老人《心灯录》 客问于余曰:“子录名心灯,何以谓之心灯也?”答曰:“心者,我也,即常住真心也。十方如...

  • 《心灯录》此我本安本立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学者定要寻求一安身命处便大错。身命本幻,为此幻求安求立,可谓惑之甚也。或曰生命...

  • 2021-07-30 7天换新营开营典礼

    时空全息因果律--主题研究(国家级研究立题) 身心觉 觉性的教育 无用之用大用旦得其本 不愁其末 希望能够大道至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录》但得本 不愁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or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