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罗辑思维《启发俱乐部》里面讲了一个故事。
疫情后,海底捞开业涨价了,顾客们发现后就跳出来开始吐嘈。海底捞出来解释,说疫情期间原材料涨价,所以企业才涨价。可是消费者不管,继续吐嘈。最后海底捞顶了两天之后,就发了个声明又出来道歉,说这事是我们错了,确实不应该涨价,现在就恢复到原价。
这事惹了诸多议论,大部分就觉得海底捞太笨了,这次再涨不上去,以后你就没机会了,再扛两天这事就过去了。或者有甚者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看,被同行笑话了吧……
最后一个资深媒体人,默默的在朋友圈里说“海底捞”是个有人设的品牌,这个品牌会把消费者当恋人一样宠,在恋人面前犯了错,就认个错吧,恋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能把生意做得像谈恋爱才是高人……
其实这时候海底捞的老板是怎么想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件事,在新的视角有了个新的鲜活证据,这个解释未必是真相,但它反映到我这儿,帮我想通了一件事,这很重要。
几天前和朋友聊天,说到和老公吵架了。说现在的他简直就沟通不了,怎么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说的话做的事好像就不认识这个人一样呢?最后还要苦大愁深的总结句满腹的牢骚:怎么活了大半辈子了,还看不懂这个人呢?

结果,她说了句挺让人发醒的话,干嘛要看懂一个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 如果把婚姻比做一个游戏,那么,它是有限游戏还是无限游戏呢?如果吵架是个有限游戏,就应该现在把它结束掉。有限游戏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是有办法让它变成无限游戏,一直在讨论,一直在延续。
那婚姻里的男女之间玩的,就像这场把有限转变到无限的游戏。可以从之前的情侣关系,到新婚燕尔,转变到老夫老妻。时间的流逝,地点的迁移,物质的升级换代,围绕着的生活状态都悄悄在发生着变化。而变化这词,词典里,它的前身是化学里的一种专业名词,指事物在形态和本质上产生新的状态,可以分为一端变化和多端变化。
人物发生了变化,那何为之“懂”,何又为之“不懂”,又为什么要“懂”?
这几个问句都应该在婚姻进入无限游戏的环节时好好发问,逼问出一个新的婚姻模型。提出一个好问题,就是给你解释你已知事实的一个新模型。它可以逼问出我们明明知道,但又很模糊的东西。
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美国登月是骗局吗?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成就了一场长达五十年的科普大讨论。
把自己放进去,感受一个看不懂的人和一件看不懂的事,温和的接受这件事情引发的撞击,让自己面对难题,再提出假设,构建模型,提出实验方式,验证假设,最终获得新的成果和智慧。
人类很难理解婚姻,获得幸福不是靠真理。套用罗胖的话说,把握婚姻的武器,是实验室的模型。而最厉害的模型,他的总结是希望,谁让漫威里,最终打败地狱男爵的总是希望呢!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