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作者已经58岁,前一年,他因被永王李璘叛乱牵累,险些丧命,最终被流放夜郎。这一年,他遇大赦,从白帝城出发,沿长江东下,返回江陵。
这一年的秋天,他来到洞庭湖边,眺望着眼前的美景,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这首《秋登巴陵望洞庭》。
从起首至“霜空云梦田”,都在描绘洞庭湖的美丽景色。
清晨,我登上巴陵,四周望去,视野是那么开阔。明净的湖面映照着天光,清澈的湖水可以直接望到水底。向远处眺望,那青山太过遥远,已经看不见山上的树木;近处的湖水碧绿,清晨笼罩其上的薄雾都已消散。
偶尔,可见一片船帆从远处驶来。飞鸟飞向远方,渐渐失去踪影,仿佛已到天边。
这云淡风清的洞庭湖啊!寂静、辽远、开阔,让人们的心情也不由地跟着宁静下来。
接下来,从“瞻光惜颓发”至诗尾,作者就集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眼望美景,感叹我的白发早生;欣赏流水,悲伤着逝去的流年。
波光荡漾、流水潺湲,楚地的人们演奏着《阳春白雪》,越国的姑娘欢快地歌唱采莲歌。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我的心情却更加哀伤,不由地倚靠山崖,泪如泉涌。
这首诗寓情于景,将失落低沉的心情蕴含在秋日宁静祥和的美景之中,收到了美妙的艺术效果。使人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令人心生同情。
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可以想见:作者之所以心情哀伤,还是因为自己漂泊多年,如今年华已经老去,已届老年更是遭遇流放,境遇如此的凄凉。
巴陵:洞庭湖畔的一个小丘陵。
郢人:郢是楚国的国都,此处泛指楚地。
徂年:cú nián,指流年,光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