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常隔三差五的到外婆家去住上几天,外婆村里的房子都是古老的木头结构,而屋里屋外的走廊上过道上,都铺着的一色的黑油油的青石板。
有次突然看见外婆家门口屋檐下的青石板走廊上,有一个个排列均匀的像鸡蛋般大小,或于小孩拳头般大小坑洞,突然感到有点很吃惊,吃惊这是谁在石头上挖出来这么多洞,而挖这些洞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于是就问正坐在大门口石墩子上折豆角的外婆,外婆一脸慈祥的望着我说,这是下雨天屋檐滴水滴出来的洞呢!我听到这不由得惊开了下吧,说了一句那不能吧。
那时是六七岁的小屁孩,大人说的话那是真理一样的存在。可心里面还是在暗暗嘀咕,水滴怎么这么厉害啊!?
一晃四十年,时间就像风一样悄无声息的溜走了,唯一感觉它存在的是它带走了我许多身边的人,我的外婆也被它带走了。
现在常常回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也想起她家门口那些被雨水滴出的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凹洞的青石板。
其实人们都不愿意相信水滴石穿的事实的,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一滴至柔至弱的小水滴,竟能击穿一块无比坚硬的石头。
小水滴就用了一种力量,那就是成百上千上万上亿次的重复,这,其实就是量变到质变的力量。
分析到这里,我开始兴奋起来,试想着我如果将这种力量用到写作上,或者用在工作中,是不是也一样能得到这般难以令人相信的结果呢?
于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四处求证我判断的正确性,开始看各种写作平台上各个大作家的文章,认真地观察他们文章的产量。
无不例外的事情,发现每个写作者,都有着几十上百万的写作字数,甚至还发现一个自由写作者日更一万八千字!
我惊呆了,我写了两三年,好不容易才写了区区8万字,写得不好,原因不是明摆在这里了吗?
不用再去假聪明的寻找那些所谓的写作培训班了,也不要畏手畏脚了,先写他个百万字看看结果,最起码写作这活儿,总比在烈日底下暴晒的农民工兄弟舒服成百上千倍不止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