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读者留言:
对于人生无法强求的丧失,我觉得自己可以接受,但是有的丧失始终接受不了。去年养了一只宠物兔,不久我后怀孕了,一直也相安无事。宝宝出生后婆婆来帮忙,她总是要处理了兔兔,长期的唠叨,我老公也厌烦了,直接逼我处理。当时只觉得放养是不行的,他没有野外生存能力,送人我怕他被再次遗弃,考虑很久,在和老公的争吵后,我把兔兔从33楼的窗口丢了下去。
无法释怀,我恨他们也恨自己,一度都想自己也跳下去,可是我还有一个6个月的孩子,我已经对不起兔兔,再跳下去也就对不起我的孩子。这事在心里一直刺着,每天都想好多次,每次想到兔兔被我扔下去的无望,我都感同身受,我就希望宝宝快点长大,然后自己也跳下去感受那种绝望。
如这位读者所言,兔兔的离去,不是“人生无法强求的丧失”,而是人为的,是自己一手造成,于是自己“始终接受不了”。她恨自己,也恨“导致”这件事发生的“他们”。心里的这根刺,甚至让她想丢下孩子纵身跳下。
这样纠结的心理过程,不少人都体验过,包括我自己。在难以调和的外压之下,本来还在激烈抵抗的我们,突然反转,启动自毁程序,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又进一步产生难以化解的后悔与内疚。怎么会这样呢?
1
一场向内的战斗
从远古时期,人类就面临生存焦虑,在食物链中人类的身体硬件不占上风,但人类大脑的边缘系统为身体创造了一套强有力的生存机制:冻结、战斗、逃跑。或战或逃(fight or flight)最终成为一种心理上的本能反应,如果逃不掉,就只剩下一个选择:战斗。
在进化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将恐惧转化为愤怒的本领,帮我们击退来犯。现代人身处文明社会,不能任意放纵愤怒,所以大脑开发出新的战术:争论。
激烈的争论无效时,可能会进一步发生身体攻击——这些“战斗”,都是对外的——如果对外无效,或不能实行,有时会把愤怒转而向内,采取“自伤”。比如自残、最严重的行为是自杀。
我一位女来访者,在高速公路上和先生争吵,途中一度开门要跳车。最后先生不得不在应急车道上停下车,直到她情绪平复。
通过自我伤害,这种特殊的战斗方式,实现对进攻者的示威,最终解除威胁。
“在和老公的争吵后,我把兔兔从33楼的窗口丢了下去。”
她没有直接进攻老公,而将战斗方向转向自己,把自己心爱的兔兔丢下楼。事实上,这不是任何人的初衷,经过“向内的战斗”,事态升级了。
2
用伤害自己来操控对方
面临生存焦虑,面对大量的负面情绪(愤怒、焦虑、挫败感),每个人都会想方设法排除,毁坏也是其中一种方案。比如发火时摔东西。
我一位男来访者和妻子经常发生家庭战争,他摔坏过六个手机。摔东西虽然不是应对压力的上策,但它的确能降低情绪,释放精神压力,并且有时能找回对生活的控制感——你很清楚手机会以怎样的方式落地,发出怎样的声音,造成怎样的后果。
以毁坏发泄情绪,并不罕见。而向内毁坏,除了发泄,还能实现对对方的操控。
我一位初中生来访者,亲子关系恶劣,不肯上学、绝食、离家出走,其实都是在破坏自己的生活。但他实现了对父母的操控,父母对他小心翼翼,生怕他发生过激行为。另一位女性来访者,因为男友提出分手,服药自杀,男友怕她出意外,只得答应复合。
“你让我不好过,我就死给你看。”“我死了,让你难过一辈子”这两句话最能说明。
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筹码。
用自我毁灭,来伤害对方(前提是对方在乎自己)、测试对方(是否在乎自己)、使对方陷入痛苦自责(都是你造成的)。目的是夺回控制权。
“长期的唠叨,我老公也厌烦了,直接逼我处理。”
被逼到墙角,逐步失去掌控力的过程可以想见,体会得到其中的挫败感,以及和配偶关系受损后的不安全感。
3
有毒的道德“平衡”:内疚
向内破坏行为发生后,情绪从顶点落下,但很快陷入内疚。
内疚的核心内容是关于道德准则的,即由 “我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我违反了对错的准则”而产生的情绪,并进一步产生自责。内疚是以弥补过失,获得谅解为出口的,无法实现时,人们有时会进行自我惩罚,感到持久的痛苦、抑郁、空虚。
内疚是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和后悔、不安、惭愧、自责、负罪、痛苦、愤怒、怨恨等都有关。
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道德创伤”。它被认为是这样一种创伤:由于做出了自己认为道德逾矩的行为,使一个人的道德良知受到了伤害,从而引发深刻的内疚和羞耻感。
自己亲手造成了破坏,产生内疚和自责,这种痛苦是对破坏行为的“平衡”。
自己的破坏行为由他人引发(其实是常见的错误认知),于是对他人产生愤怒与怨恨,同时可以缓解内疚。
“无法释怀,我恨他们也恨自己”、“ 这事在心里一直刺着,每天都想好多次”
内疚是自省的。过多的内疚则犹如“毒药”,会使人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难以自拔。
4
“死本能”的自毁机制
如果建设生活无能,发展受阻,陷入僵局,就会产生毁灭的冲动。
弗洛伊德后期的理论“死本能”,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静止的前生命状态的冲动。它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仇恨、攻击、谋杀等;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自罪,甚至自伤自杀。
死亡,会带来终极的宁静,生命不再需要为了欲望而斗争,也不再有焦虑和抑郁。
面对不可挽回的后果,不可自拔的痛苦,自毁,会“成功”终止这一切。
而且还能创造“补偿”的假象。
“每次想到兔兔被我扔下去的无望,我都感同身受,我就希望宝宝快点长大,然后自己也跳下去感受那种绝望。”
事情已经发生,“建设”(生命)无望,感同身受,无从化解,难以平息。为了获得平静,时时会有自毁的冲动。
5
伤害过自己,如何复原
以下一些方案,可能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你一同完成。
1.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 “适当暴露”。
原理是,学会在安全的空间里,不带内疚和羞耻感地将经历暴露给他人,并且在场的听众不带评判性地倾听。可以选择团体咨询或互助会、咨询师或有安全感的对象。
2. 给自己写信。
在信中表达对某个错误行为的忏悔,以及探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自己的真实需求。
3. 重新看待已经发生的事。
过去的行为不可改变,无论你有多么希望改变——你所能做的唯一有现实意义的,是接受这个事实,表达出真心实意的歉意,避免在未来发生同样的事情。
4. 学会自我原谅。
剖析,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做,比一味自责,或一味指责他人,有价值得多。这一条如果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会较有成效。
It’s time to free yourself.
5. 通过善意的行为,重新建立起信任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友善的行为,并收到他人的正向反馈,会使自己相信自己仍然可以是善良的,也信任他人会报以同样的善意。
6
我想对这位读者说:
我理解你,因为有时我就是你。
但无论我怎样理解你,我都不相信,这是兔兔的心愿。
人生有各种困境
解决之道
不是寻找完美方案
而是寻找你最能承担的方案
最能承担,意味着成本最小
俗话说,大事化小
失败的解决,总是使成本变高
也就是,大事化大
如果后者发生了,请努力面对和承担
毕竟,这是你自主的选择
如果继续下去,大事更大,会累及更多人
学会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