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晴有阵雨 24-32度
栾川县处在我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上,境内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共四条河流,海拔高,沟坎多,特殊的气候特点、地域特点,不但现代人喜欢到这里来避暑,三四万年前的古人类也喜欢在这里生活。
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栾川县发现了一系列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位于栾川乡湾滩村哼呼崖的断崖上的孙家洞就是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考古人员在洞穴中发现了中更新世直立人(猿人)化石,专家们研究后,将其定名为"直立人栾川种",简称“栾川人”。在孙家洞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石英石碎片、捶制的旧石器、丰富的动物化石和人类的牙齿等,这个发现被称为"人类起源的证据",2012年被列为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后来,在栾川县城龙泉山公园旁边山坡上的山神庙附近,发现了龙泉洞旧石器遗址。在这个遗址处,已出土了几万件遗物,包括大量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骨制品,还发现灰烬、火塘等用火遗迹,这是以古人类洞穴而闻名遐迩的栾川旧石器遗址群首次发现用火遗迹。
参观考古工地,看看几万年前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是这次避暑之行的日程之一。
下午三点,朋友按约定时间赶到养子沟,接上我们一家人,到龙泉洞考古工地去参观。
我曾参观过太平公主的家——正平坊考古工地,站在工地入口处放眼望去,视力所及全是考古范围。工地走上一圈,至少需要20分钟左右,工地上的劳务人员有几十人,使用工具也以车、铲等居多。面积大、考古人员多、劳务多是我看到的场景。
参观龙泉洞考古工地,却有很多个没想到。
首先没想到考古工地竟是在县城里人们的居住区附近。当朋友开着车在县城里左拐右拐,终于在一座山脚下停下来时,我有点惊讶。走下车,抬头向上望,高高的数级台阶之上有一个牌坊,上书几个大字:龙泉山公园。
“考古工地在公园里吗?”我忍不住问。
“在公园旁边,马上就到。”朋友说。
“一直以为考古工地都在野外呢,没想到县城里也会有。”
“这是我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以来,遇到的条件最好的一个工地,再过几年我都快该退休了,这也可能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条件最好的工地了。”朋友说。
沿着龙泉山旁边的小山坡往上走,坡左边临山,右边是沟。顺坡势转个弯,右边坡下一栋四层楼房出现在眼前。
“我们就住在这栋楼的二楼,第二个窗口就是我们的房子。”朋友指着楼房说。
考古工作者一般都在工地附近找农家租房长期居住。这个楼应该是村民的自建房,依坡而建,二层与坡同高,窗户正对着斜坡。其中一扇窗户里有一根电线出来, 歪歪扭扭从斜坡的树上掠过,钻进了斜坡对面的彩条棚里。
“工地就在这里。”朋友指着斜坡左侧半山腰上的彩条棚子说。
“就这一个棚子?”
“对。”朋友指着棚子下山壁上的石龛说:“这里以前是当地人敬的山神庙,后来修山神庙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政府给村民做了做工作,把庙往前移了些,我们才开始发掘。”
“这么小一个庙,有人来祭拜吗?”看着四十多公分宽,六十多公分高的石龛,我难以想象村民对山神的虔诚。
“还经常有人来呢!有的人祭拜完,还会跑到工地边,看我们干活。”
龙泉洞考古工地之小,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当朋友带我们进到彩条棚里时,一块巨石下,几平方米的工作区,竟就是隐藏了几万年前人类密码的秘密境地。
朋友介绍说,龙泉洞为檐厦式结构,坐西朝东,所以光线很好,清晨温暖,午后凉爽。我们到达时是下午4点左右,太阳已远远的到山的另一边去了,站在工作区,有山风顺坡吹过,体感的确舒适。
朋友说古时候这里离水源很近,既能捕获猎物,又可防猛兽伤害,非常符合古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所以,这里是古人的生活区域,发现的石核、骨制品、用火痕迹都是生活所需。
还有一个没想到是考古工作的不易。龙泉洞是从2014年1月开始正式发掘的, 当时朋友和同事都在孙家洞工地工作,发现龙泉洞后,因为这个工地很小,觉得发掘会很快,所以,根据工作安排,暂停了孙家洞的考古发掘,精力转至龙泉洞。没想到的是,龙泉洞有了大发现,朋友在这三四平方的地方,一待就是八年多,而这八年多的时间,他们仅发掘十多公分的土层。
朋友展示了他们平时工作的常态,一根筷子,一个小刷子,弯腰坐着或爬着,刷子刷干净工作面,筷子挑起一点土,观察、判断,把土收集起来,再往前挑起一点土......快不得、急不得,简直就是绣花的活儿。他们每天都需要趁光线最好的时候工作,中午常不休息,下午三点以后就无法再进行室外作业了。阴雨天,他们则在室内对发掘的物品和土进行归整.....他们常年没有星期天,少有节假日,每一个工地发掘完成后都要形成报告,报告就是一本发掘的书。
父母和女儿都是第一次看到考古工地,听着朋友的介绍,他们惊讶的难以置信,我借机又对女儿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现实思想引导课。
揭开古人神秘面纱,还原真实历史的考古人,向你们致于最崇高敬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