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哦
高考改革终于来了,那些留在80后生命中的彷徨和心殇,终于从源头起,伴随着新高考的推行,不再延续给00后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接受新高考的00后将是幸福快乐的一代。
新高考之于我泱泱中华,不可谓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数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将在这个时代洪流中,得到改写、伸展、发光。
有人说,八零后可能是活得最没有幸福感的一代人。1999年高校扩招不包分配,刚大学毕业好多学生就失业了;好不容易考个研,发现当你毕业已经不值钱了;等你读完书懵懂走入社会挣钱的时候,发现已经赶不上房价飞涨的速度了;按照父母和社会的期望选专业找工作找恋人,读了几年发现专业不是自己适合的,工作不是自己热爱的,恋人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眼看中年将至,几经奋斗和挫折的八零后们,很多人虽然勉强安身,却无法立命,甚至找不到自己,浑浑度日,心绪不安。我们是如此努力,如此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那问题出在哪里?
我想,如果从历史观的角度看,是我们面临的时代变化太快了吧!八零后恰巧处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也可以说是世界史中)绝无仅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最迅猛的几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物质的极大繁荣。然而,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的极大繁荣必定需要匹配相应的思想飞速更迭。当经济社会发展太快,而我们的思想无法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痛苦必然随之而来。
八零后是第一批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面临的社会经济变革绝无仅有,而父母和学校对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你要乖乖听话、上了大学就好了、选个热门的好专业、找个稳定的工作、30岁前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的阶段,这些思想与计划经济一脉相承,在面临生存和温饱压力的父辈那个年代可行。然而,用到所处社会环境大不相同的80后身上就行不通。如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所讲:形式变了,制度和道德应当随之而变,如果不变,既为民妖,成为人为的桎梏。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读书无用论”盛行,为什么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大龄青年迟迟走不进婚姻。
我们需要看到,“读书无用论”根源不在于有没有读书,不在于“大学生毕业给没有读书的人打工”这种表面现象,而在于没有上过大学又成功的这批人恰好是性格果敢的、独立有想法的、跟上社会需求的、不随大流的、敢拼敢闯的(不管是天生还是被低学历生存难所逼),差异不在于有没有读过书,差异在于思维与个性。学校里是不教学生们这种思维与个性的,社会大众的关注点一开始就错了。
大龄未婚也是一样的逻辑,问题不在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结婚这种表面现象,大龄未婚的根源在于还没有能力成为心中理想的那个自己,自然没有圈子和实力遇上理想的人——成长一路伴随高考专业瞎填报,大学课程糊涂学,毕业为逃避工作压力而考研、工作后自己不喜欢又频繁跳槽,30岁财富和能力没有积累,高房价下没有走入婚姻的基础……这中途稀里糊涂浪费了多少时光?等你醒来,发现已经被现实吞没了整个青春。如果倒推,我们会发现这些人生问题都是在高中时期就种下的,如果硬要有一个分界点,可能是你高一的文理分科,可能是你高三的填志愿选专业。
如果我们当时就比较清晰的认识了自己和社会趋势,知道自己喜欢和追求的是什么,并为其不断投资自己,怎么可能在十多年后的30岁,明明早就过了“1万小时定律”,却依然不能积累能力和财富,依然找不到自己?
高考改革,就是逼着我们在高中就必须开始找方向,做自己!下面是对高考改革的理解叙述。
从2014年起,新高考改革就以浙江上海为试点,进入我们的视野,从2017起,各省市全面进入高考改革季,那改革到到底改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应对?为什么说在这次改革中必须要做生涯教育?
高考改革时间表
2014年启动,2017年高三学生参加新高考的省份地区:
浙江、上海
2017年启动,2020年高三学生参加新高考的省份地区:
北京、山东、海南、天津
2018年启动,2021年高三学生参加新高考的省份地区:
湖南、江西、广东、江苏、河北、安徽、山西、西藏、辽宁、黑龙江、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福建、河南、内蒙古
2019年启动,2022年高三学生参加新高考的省份地区:
宁夏、陕西、云南、甘肃、青海、新疆
各地区改革内容参见《来看高考改革的实施时间,你的家乡是什么时候?》
高考改革主要改在哪里
不分文理科了
这不用解释了,就是高一下学期不选文理科了,改为从文理科包含的那些科目中,自由选择3个科目学习和高考。学生有了更多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由选择了。
”3+3“考试模式(语数外+选考3科)
按目前各地区已经出台的新高考执行政策来看,基本上新高考都实行“3+3“考试模式:第一个3指”语、数、外“3门参加高考,第二个3指从“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地理”6门中,学生任意选3门参加高考(个别地区增加信息技术科目,从7门中选3门)。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部分高校特别是名校,将越来越多地采用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即高校根据本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采用校测方式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是否录取该学生的参考。
考政策下的选
高考改革给学生带来的挑战
高一就需要了解心仪大学的科目要求,才能选科!
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对选考科目有自己的限制和要求,你需要提前了解这个学校和专业的科目要求来选科。
举个例子:
比如北大法学,要求必须选考历史或物理,你必须选上这两个科目中的其中1科参加高考。那在高一选科的时候,倒逼你必须要去了解北大法学的科目要求,来做好选择。选考科目里没有历史同时也没有物理的同学,高三发现根本报不上北大法学,不管你多么想读北大法学,也只有放弃。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大学,这么多专业,学生怎么判断我要以哪个学校为标准呢,这就涉及到生涯规划。
高一就必须做生涯规划,有大概的职业和专业方向!
划重点:新高考倒逼学生在高一时必须有一个大概职业和专业方向,并据此要求选科,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三报不了喜欢的大学和专业!!
需要学生在高一选科目的时候,就了解将来什么大学、大概哪些专业,适合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需要认知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适合做什么职业和学什么专业,更长远一点自己思考想从事什么职业,倒推过来大学要学什么专业,再倒推就是读哪个大学,要求你考什么科目。
从小就要储备自己的综合素质,初中开始不嫌早
为什么提高综合素质?原因显而易见啊,高考多了一项录取方式“综合素质评价”,虽然具体的录取方式细则还没有明确得很清楚,但越来越多的大学将“综合素质评价”计入高考分数是趋势。赶快储备自己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开发自己的天赋潜能,用优势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胜出吧!
这个过程靠学生自己肯定不行,学校需要给学生指导和帮助,推荐什么大学和专业适合他。他再判断要不要以这个专业作为高考目标。老师要让学生更多有规划意识,现在选科就思考未来,以终为始。
高考改革给学校带来的挑战
生涯师资的严重匮乏
高考改革下必行的生涯教育和学生素养提升必然要求学校解决以下问题:怎么上好生涯课程?怎么做好学生生涯辅导?怎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怎么帮助学生在新高考下进行文理选科、志愿填报?怎么帮助学生积累综合素质?这需要培养一大批会上生涯课、会辅导学生的生涯导师,也需要提高所有学科教师的生涯意识,共同参与到新高考改革下的生涯规划。
通过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学校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怎么建设生涯中心?怎么做好生涯规划和高考改革意识的普及?什么时候开始培养老师,分几个阶段培养?选择什么样的生涯课程?高一到高三怎样设计和安排生涯课?怎样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怎么样平衡新的选科模式带来的学科教师需求数量的变化?怎么样在新高考下建立教师新的考核制度?
教务管理的顶层设计:由于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学生选课组合的五花八门,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可能在上不同的课程。一节课上完了,同学们又各自奔赴自己选的不同科目所在的教室,就形成了走班教学。简直和大学选修课一样的上课方式呢!而选某一科比如物理作为高考和不选物理作为高考的学生,他们上课难度不同,就形成了班级分层,走班变得更为复杂。
当走班和分层出现,高中生的行政班级被彻底打散了。排课排班就复杂多了。到时候会出现一个教室一张课表、一个老师一张课表、一个学生一张课表。
学校需要基于生涯教育来进行顶层设计,包括分层走班下生涯师资培养、选排课、导师制建设、走班制和导师制下的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绩效管理等;
高考改革给教师带来的挑战
怎么给学生做生涯规划
需要安排学生上生涯规划课,学生做生涯咨询,指导学生新高考下,如何做职业规划?如何做大学和专业规划?高一如何选科?指导高三学生在新高考下如何志愿填报?指导学生平时如何积累综合素养?
分层走班下,怎么管理和沟通学生
从老师来讲,以前的行政班学生的活动是一致的,以前1个班主任盯着全班3-40个学生, 从早看到晚。今后走班了,老师没有机会长时间和固定的学生在一起,就必须引入导师制,一个导师盯着七八个学生,关注学生的选课、上课情况,指导学生困惑。那导师怎么来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学校需要培养一批专门做生涯辅导的老师;需要培养一批能够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导师。
结语:
教育改革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思维不再受到禁锢,充分发挥个性和释放潜能,活出幸福的人生。而无论学校还是老师的面临的困扰和挑战,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教育改革,都是值得的。
在这场改革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学校是管理和辅助。
学生无论选科、选课、志愿填报、安排等级考时间,积累综合素质、应对综合评价,都离不了生涯规划。
教师需要生涯教育知识和工具来帮助学生有效选科、选课、选志愿;帮助学生规划生涯、自我管理;开展生涯课程与组织生涯活动。
学校需要基于生涯教育来进行顶层设计,包括导师制建设、分层走班下选排课、走班制和导师制下的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师绩效管理等。
END
作者简介:
如烟老师
教育经济学硕士毕业,曾任高校管理学讲师,发现大学生甚至毕业几年的职场人士大多有职业迷茫;后辞职去国内顶尖咨询公司做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对行业、企业、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感悟,遂专职做生涯规划师、天赋辅导师。目前主要研究高考改革、青少年生涯规划、天赋挖掘、优势辅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