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会提问(11版)/第12章_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主题】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摘抄】
被提倡的行动带来的潜在负面效果,比如建设一所大型的新学校。
建设一所面积大的新学校会带来什么可能的负面效果?你有没有考虑到以下这些问题?
• 破坏环境。比如说,建造这样一所新学校会不会涉及砍伐一片森林?当地的野生动物可能失去一片栖息地之后会造成怎样其他方面的影响?
• 教育质量的变化。如果新学校将其他学校有经验的教师或者有才干的学生都吸引过去了怎么办?如果新学校吸纳了大部分拨付给当地学校的教育经费,而让其他学校享受不到同样的资金怎么办?
• 房地产价值的影响。如果这座学校相对于全国标准来说做得并不怎么样,那么这会对周边社区房屋的房地产价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 增加的税负。新学校的资金是怎么筹集的?如果新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新学校的开张可能会导致当地社区不动产税的税率增加,这样才能帮助支撑学校的运转。
【复述】
提倡的行动会带来负面效果。
如建设一所学校,可能有的负面效果是:
1.破坏环境-可能砍伐树木/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
2.教育质量的变化-新学校吸纳优秀人才/经费倾斜
3.房地产价值-如果学校质量不佳可能导致周边房价下跌
4.增加的税负-新学校如果是公立的会导致税率增加
【思考】
很有意思的一个内容,和昨天的大明黄册刚好对上了。
一开始洪武帝建立大明黄册是为了摸清有多少人多少地,想要将之变成大明的根基,出发点完全是一片好意的。
但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明黄册的建造、维护、驳回都成了大明的跗骨之蛆,一直在吸食大明的命脉,最终成为明朝倒塌的原因之一。
很多政策,可能短期内是良策,如果不随着时间而迭代,可能后面反而成了束缚。
【行动】
辩证看待目前很多政策,理清楚它的长期是否有负面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