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活的头等大事,这也让“吃”这个普通动词,在汉语中有了不一样的地位。吃的本质是外边的东西进入到身体里面,是身体吸收接纳了一些外在的东西,所以,很多表示接受的意思,都用“吃”表示。而吃饭可以让人活命,所以吃又引申为依赖某项事物活命或得利。
吃惊:受惊;使人感到惊讶
吃官司:受控获罪服刑或受其他裁处
吃红牌:得到红牌处罚
吃不消:经不住;难以承受;忍耐不了
吃亏:受到损失;受到伤害
软硬不吃:指与对方谈判或处理问题时态度强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变态度
吃透:了解理解的透彻
吃得开: 深受领导或群众赏识,做起事来有人支持,很顺利
吃香:指受重视;到处受人欢迎
吃小灶: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吃老本:比喻依赖原有的知识、本领或功劳过日子。
吃软饭:指男人靠女人生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黑吃黑:非法活动中的一方用威协、武力等强制手段来欺压另一方。
吃独食:比喻独占利益。
吃里扒外: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 诉对方。指胳膊肘往外拐。
吃干饭:只吃饭不干事或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吞
吃的时候不加咀嚼,整个吃进叫“吞”。吞的特点在于食物不咬,不嚼,一方面体现了食物整块的吃进去,另一方面则体现吃者的匆忙,不加细辩。吞常在这两层意思上产生生发引申。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独吞:利益被一个人独占
生吞活剥:原意指生的吞下去,活的剥开来(贝壳类),形容那时人类还过着野兽的生活;比喻对别人的经验、理论、方法生硬地接受,机械地照搬。也指生拉硬扯。
嚼和咬
吃饭是不是吞,就看在吃时有没有咬和嚼。这两个动作是吃这个活动的具体动作含义。它们体现了细细品味,体现了吃的内涵。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有嚼头儿:本意指食物不容嚼烂,常比喻文章话语有反复品味的余地和空间。
贪多嚼不烂:比喻工作或学习,贪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嚼裹儿: 嚼指吃的,裹指穿的,“嚼裹儿”就是吃穿用度的意思。
啃
吃硬的东西或不太好下嘴的食物时,常常用“啃”,如啃骨头,啃鸡爪子,啃个剩馒头。所以也被引申为完成较难的任务。
啃书本:辛苦费力的学习书本上的容。
噎
吃的过快,搞不好就会被“噎”到,也就是食物卡在咽喉食道,难以下滑的状态。这让人很不舒服。这种感受也被引申到人的对话中,自己的话被对方堵在肚子里说出不来的感觉。
因噎废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
噎人:“噎”指吃东西卡住。说话噎人就是一个人说出他的观点,对方的反驳把他的话堵回去,而且还让你无言以对,内心郁闷。
噎得半死:被人拿话堵得快憋死了。
尝
中国人饮食文化注重味,所以在吃的过程中,注重吃第一口时对味的体验,这就是“尝”,所以“尝”多被引申为“体验,感受”的意思。
尝尽苦头:在某件事上,受了各种苦。书面一点的说法叫“备尝艰辛”
尝到甜头:某种做法让人初步受到好处。
品
喜爱美食,享受美食,最重要的过程动作是尝味,而慢慢地尝,体会不同味道的妙处,差别,这个动作就叫“品”。所以“品”被广泛引申到对各类事物的评论赏析中。
品评:对事物进行赏析,评论。
品味:作名词指事物的格调档次;作动词是指对事物的内涵进行细致思考感受。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也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饱
吃的动作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饱”,也就是肚子被食物填满的感觉。因此汉语中,饱字多被用作满、充满、充足的意思。
饱读诗书:指学习了大量的诗词典籍,头脑中充满了知识、道理。
大饱眼福:形容观赏到好的东西或者美丽景色而满足了视觉的享受。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了大量的、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撑
当吃饭饱得过了头,那种肚子涨得难受的感觉就是“撑”,这种“撑”似乎也预示着肚子的容量到了极限。因而“撑”有时被引申,用来表达多到界限的意思。
吃饱了撑的:形容人把(多余的)精力没有用到正地方或者用到了不该用的地方。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意思是说胆大的人敢闯敢干.敢为一般人不敢干的事,由于敢 于做不平常的事,虽然失败大,但成功后收益也大,而胆小的人因为不敢干,所以寸步不前,最后坐吃山空了
撑死:顶多,最多的意思,如“这辆车撑死值一万块钱。”
馋
如果看着美食却吃不到,只能看着别人吃,其结果就是“馋”,表现出的就是流口水(涎)。因而在生活中对于特别想得到的事物,多用“馋”或“涎”表达。
眼馋:形容眼睛看到了想要东西,想要却得不到的感觉。
垂涎欲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