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花算法学习(完)
雪花算法(05)毫秒内序列

雪花算法(05)毫秒内序列

作者: 郭艺宾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16:29 被阅读0次

前面的内容把雪花算法的时间部分和机器信息部分都生成了,下面来生成最后一部分,就是毫秒内的序列。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生成时间部分获取时间戳的时候,使用 long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获取,是个毫秒级的时间戳,但是即使是这么短的时间,对于电脑来说也足够生成很多个id,所以很多id可能会在同一个毫秒内生成,也就是时间部分的数值一样。这个时候就要让同一个毫秒内生成的id加上数字序列标识,就是第三部分的序列。第三部分占的长度是12位,转成整数值就是4095,所以最后一部分的范围就是4095到0之间的数字。如果毫秒内访问的数量超过了这个限制怎么办?没法解决,只能强制等到下一毫秒再生产id。这就是第三部分的作用。

下面先定义一个序列初始值:

序列由于和时间戳有关系,所以要加载时间戳真正开始使用之前:

上面的逻辑做了判断,同一毫秒内就让序列加1,超过4095,就强制获取下一毫秒的值,等时间戳不是同一毫秒的时候,序列从新开始计算。看下如何强制获取下一毫秒:

简单粗暴,就是while循环等下一毫秒就可以。这样毫秒内的序列数就算获取成功了。

我们三大部分的数字都获取成功了,最后直接位移加合并就行:

这样雪花算法就写完了,下面执行一下测试:

是一个18位的long类型数字,确实是我们要的结果。等等!是不是有问题?如果此时多个线程访问,会产生重复的id!现在的程序确实有多并发问题,需要加上锁:

这样我们的雪花算法算是初步完成了。基本也符合项目对唯一id的要求!现在的写法和网上的例子还有些差别,下面我们讲讲差别相关的内容。

代码地址:https://gitee.com/blueses/snowflake-demo  05

相关文章

  • 雪花算法(05)毫秒内序列

    前面的内容把雪花算法的时间部分和机器信息部分都生成了,下面来生成最后一部分,就是毫秒内的序列。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生...

  • 秦九韶算法

    本章涉及知识点1、多项式计算式2、如何在1毫秒内计算出多项式结果3、秦九韶算法4、改善程序算法 一、多项式计算式 ...

  • 数据库 ID 生成方案:雪花算法

    今天介绍的雪花算法:Snowflake,可以让负责生成分布式 ID 的每台机器在每毫秒内生成不一样的 ID。Sno...

  • 时间版运动框架

    一、原理:初始宽度 100 a目标值 宽度到 300 b在300毫秒内到达100毫秒的时候 ,宽度为(b...

  • 短网址(short URL)系统的原理及其实现

    内容来源 1. 短链接的两种常用算法: 自增序列算法 和摘要算法 分析:其中自增序列算法也叫永不循环算法,摘要算...

  • C++ STL alg

    四类:STL算法原文详解 1、非可变序列算法:指不直接修改其所操作的容器内容的算法。 2、可变序列算法:指可以修改...

  • 雪花算法

    public class IdSnowCreate { }

  • 雪花算法

  • 雪花算法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雪花算法不会生成一样的的ID 基本原理: 采用的是时间戳+机器号+没毫秒生成的序列号 第...

  • 雪花算法

    雪花算法的原理和实现Java_雨夜青草的博客-CSDN博客_雪花算法 64 = 1 41 10 1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花算法(05)毫秒内序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mf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