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什么是爱情?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中,作者说到:无数亲身经历与常年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却让我明白,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让某些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人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接受,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
从出生开始,人类具有共同的需求,是爱与被爱,也是正面管教中所说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我们在孩提时代,不能让需求得到完全的满足时我们,把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丢进了心里的储藏室,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累积。
这些需求中最主要的就是归属感,在孩子们努力寻求归属感时,他们很快就了解到,如果想要永远被爱,并成为父母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具有特殊的价值,他们必须以显而易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因为父母似乎不能明白,他们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至少孩子的心里是这么想的,想要变得特别的欲望就诞生了。
我们惯于寻找一个非常希望和我们在一起,一旦不能在一起,便痛不欲生的人,这个人可以无视我们所有的缺点,绝不伤害我们,即使我们有错,也永远支持我们,这个特别的人,需要我们的程度和我们需要他的一样多,想要有重要性,有价值,有用,被赞赏,被接受,等欲望,全都衍生自想当特别的人的需求。因为如果没人觉得我们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将被迫面对被全世界遗忘的难受感觉,于是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幻想和无数没被满足的需求,展开寻觅之旅,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
我们在寻觅的是一个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很特别,同时又能弥补我们不足之处的人,荒谬的是为了吸引到这样的人,我们必须假装自己拥有那些需要他/她来弥补的素质。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假设你缺乏自信,那么你难道不会被一个自信满满的人所吸引吗?但对方又如何呢?他有可能被一个没自信的人所吸引吗?你会想这当然不可能,因此如果你希望那个人觉得你很特别,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你也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而对方为了吸引你,搞不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幼时的需求是你刻画梦中情人的魔笔,所以你的梦中情人是为你的需求而生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对梦中情人的要求变得愈来愈复杂,你的期望越来越高。
我们姑且将你看上的那个Ta称为准情人,这个准情人一定是你在潜意识中选出的和梦中情人最相似的,然后就着手将Ta塑造成为你心中的理想伴侣。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用明说和暗示来改造自己的的对象。明说就是直接告诉对方你应该怎样。如果不想明说,在伴侣没有满足你需求时,你就得靠肢体语言来表达你的不悦,比如不说话再加上难看的脸色,通常就能达到暗示的效果。
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如果一个人感到失望、愤恨,一定是因为伴侣没有满足Ta的需求。这种反应通常来说是因为Ta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般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Ta幼时没有从父母身上得到足够的爱,就希望从伴侣身上得到,如果Ta还是没有得到Ta想要的,只会让Ta从前的想法牢不可破:没有人爱我,世界没有爱!
我们需求别人来爱我们,即意味着自己心中缺乏足够的爱。而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摆脱了需求的束缚,你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另外,学着接纳你的伴侣,也能让你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得需要什么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会失败。而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如果你感到愤恨,那么代表月晕现象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你进入了亲密关系的第二阶段——幻灭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