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年匆匆路过,这县城便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印记。如同跟一位帅哥邂逅,还未来得及好好窥上一眼便擦身而过,只留下淡淡余香味和无限幻想,我决定启程去看看……
路程不算远,但六七个小时的路程仍令我疲惫不堪。翻过一座大山,钻出一条长长的隧洞,鼻腔嗅到一股带着湿漉漉青草香的牛粪味——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我知道,大概快到了……
那年九寨的秋天分外寒冷,沟两侧的山顶早已白雪覆盖,半山腰上火红的枫叶在这冰天雪地里格外耀眼,白水江翻滚着无数巨浪轰隆隆倾泻而下,远远便感受到逼人的寒意。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这里的水好世人皆知,而我一直忍着没去。我总觉得人是很奇怪的生物,一旦见过最好的东西,再见其它便再也提不起兴趣。一如那些年去深圳“浪”过的人回来,便瞧不上内地的“庸脂俗粉”一般,如此,生活自然便少了些乐趣。但苦闷惆怅时,也可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身体和灵魂嘛,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成年后逛书店,最大的乐趣无异于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而不必考虑是否与考试有关。回头一想,当初若不是急着赶路,若没有考试,语文应该是最美的学科吧?大概离开了考试,才能体会语文那份极致的浪漫,那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字魅力。知道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究竟有多美?日叫扶光,月叫广寒,天叫碧落,风叫扶摇,云叫纤凝,雨叫灵泽……
汉武帝收复河西走廊后,设置了四个重镇,命名为“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非常霸气。还有以前的长安、朝歌、金陵、兰陵,非常唯美。可惜现在改名成了西安、淇县、南京、枣庄。大名鼎鼎的兰陵王变成了“枣庄王”。最惨的当属常山赵子龙,如若在世,长坂坡面对数万曹军,单枪匹马大喝一声,“吾乃石家庄赵子龙也”,貌似少了几分气势。
其实吾之拙见,我们在与世界融合过程中跑的太快,不知不觉落下了一些东西,不只文化传统,还有文化自信,以致出现了那么多的“精日”“哈韩”“美粉”。以前为了追赶西方列强,必须主动走出去,不得不学习他们的语言、文化,为此,我们也付出了极大代价。然时移世易,此一时,彼一时,我们的综合国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该回归到文化本源上来了。英语固然不能全丢,但让更多列强因为中国的强大不得不向中国靠拢,主动学习中文不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么?也许像帝都一样,当所有城市的地铁商场车站街道的标识牌开始只用中文和汉语拼音标注时,我们才算真正强大起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