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1讲·听课笔记

131讲·听课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12-23 09:35 被阅读0次

    131讲曹操为什么要提“唯才是举”

    主讲:姜鹏

          曹操之所以提出唯才是举,针对的就是东汉后期的那种选拔制度,它只适合于那些沽名钓誉的人,所以选拔出来的人才只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干。当时天下大乱,这样的人是最糟糕的。

          东汉时期的人才选拔当时称之为叫察举。实为选拔两种人,一种叫孝廉,一种叫秀才。秀才这个词在东汉他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所以在东汉时期被称为叫茂才,其实是一样的。

          孝廉这种人才指他是有品德的,既孝顺又廉洁,符合这样标准的,可以被举荐上来来当官; 秀才,这个就更加好理解了,才就是才华。这两种人都可以到政府这儿来当官,这个标准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接下来选拔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刚才讲了叫察举,主要是让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通过他们的明察暗访,把他发现的人才向朝廷推荐,。

          比如说,当今在中央任职的部级以上干部,每年可以推荐两个人才,一个孝廉,一个秀才。在地方上,你是省长或者地级市的市长,在你管辖的范围内,你也可以推荐当地的有品德或有才能的人。

          这种选拔制度,本质上是靠口碑营销。一个人的品德,一个人的才能,他固然可以通过一些事情反映出来,但是对于这些官员来说,他有义务每年要推荐两个,以确保国家官僚队伍的后备人员后续储备不匮乏,这就变成他们的一个任务了。

          如果你当20年的官,你当30年的官,每年让你举荐两个人,但我们在平时的交流当中,你知根知底的人是非常有限的。这些人里面你又能够拍胸脯说这个人我对他是十分了解的,不会看错的,这样的人其实更是非常有限的。

          你不要看有些人做生意,有些人当官,见的人认识的人比我们多了,但是事实上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他一辈子能够交到的知根知底的朋友都是差不多的,可能都不会超过50个人。

          如果你是一个官员,你对他知根知底,他的能力还必须能够符合官僚某一个岗位的要求,那么这个就又筛选掉很多了,又是少之又少了,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平时你真正知根知底的朋友不超过10个。

          那么这问题来了,比如说某某放到浙江省去做省长,某某被放到四川省去做省长,他有每年向中央推荐两个人才的义务,但他到地方上去以后,人生地不熟的,但是今年我就要推荐人才,怎么办?他势必就要通过当地的一些有名望有势力的人,再向他推荐,要过一道手,他就变成一个二道贩子。 

          还有一个就是让身边的这些辅佐他的官吏,师爷们,那些帮助他做行政工作的大大小小的秘书们,让他们帮我去张罗,帮我去关注,因为他一人哪有这么多精力,让他推荐两个,那至少得找二三十个来做这个比较。

          所以,你想在这个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发生权钱交易,或者是利益交换等等各种腐化现象,导致人才选拔名不符实。在东汉后期,有一位思想家叫王符,他有一部着作叫《潜夫论》,在《潜夫论》里面他对这个现象就有所批评,他说“夫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是以举世多党而用私,竞比质而行趋华。”也就是说那些真正的老老实实修养自己,在品德上砥砺自己也好,自己做学问也好,这些人往往是非常淳朴的。不会一天到晚去混场子,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往往是习惯于孤独,然后思考做自己的事情,能够成大事的人也好,品德好的人也好,他都是比较喜欢享受孤独的。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朋友交那么多有什么用?但是矛盾来了,你要别人推荐,你要形成口碑,你又不喜欢交朋友,这怎么可能让现管们发现你并得到举荐呢?

          所以往往最后就是推荐的人最多的,最容易被别人推荐的,是那些朋友多的人,朋友越多,你被推荐的机会越多,尤其是跟那些有权力的人有交往,有朋友关系,你才有可能获得机会对吧。所以出入各种喝大酒和小酒的场子,杯弓交错,但是这样的人你想想一般来说,他是不是有真本事的人,是不是真的是品德高尚的人?

          我身边有很多成功人士,他是不太喜欢通过应酬来建立自己的事业网络的。所以在东汉时期它也发生这种情况,它必然导致一种矛盾现象。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不愿意去追逐虚名的人,反而被埋没了。那些虚浮的人,浮夸的人,通过交际网络把自己的名声给抬上去了,然后获得了更多的推荐机会进入到官场。所以就导致人才选拔名不符实,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口碑营销,它使得人才选拔制度缺乏一种客观性。

          当然它就导致了种种弊端。比如说首先很多士大夫为了博取名誉,而虚伪的来装扮自己。我讲一个小故事,比如说在当时有一个士大夫他就特别恶劣,为了就是自己获得一个好名声,把自己的妻子给出卖了,怎么回事?他们家里面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经济条件不好,有六个兄弟,家里很贫困,他是老大,娶了一个老婆。那么他妻子家里相对来说还殷实一点,带了一些嫁妆过来,他妻子嫁过来以后,这一看这个情况就跟他说了,我是带了点家什过来,但是要养活你这么多兄弟,这个肯定也不行。要不这样,咱们分家。 分了家以后,咱们小家庭自己过自己的日子,父母咱们可以供养,但是咱们自己经营,每个兄弟大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这位士大夫他姓李,李先生一听觉得这个主意挺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大的事情,咱们得禀告父母,得把兄弟们都叫来,我们开个家庭会议宣布一下?不能说分就分,得搞个仪式,有点仪式感。他太太说好,你讲的也有道理,那么咱们就开个家庭会议,请大家来吃一次饭。兄弟们父母都来了,他妻子就把嫁妆拿出来,换了点钱,办了一次宴席,家里的人都来了。她是兴冲冲,等着她的丈夫跟他父母去说明情况,结果李先生跟他父母就说了,他说爹妈我真是不幸,取了这么一个糟糕的老婆,居然怂恿我分家,我是这样的人吗?我有钱必须要跟兄弟们一起花,我要顾着这个大家庭,我不能只顾着自己啊,你看什么老婆,居然鼓捣我分家是吧?太不幸了。

          我今天向你们禀告,趁这次机会大家都来了,我要把她给休了。你看把自己老婆给出卖了,这什么人你一听,这不是太坏了吗?但是当时的舆论传出去以后,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你看这个人他重视兄弟友情,这就是他的品德孝廉,对父母孝顺。因为你看分家以后,你自己有钱不给兄弟花,父母也伤心。孝廉举上去,这不是虚伪吗?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由于地方豪强士族对于选拔它是有非常强的话语权的,很容易形成选拔权力的垄断,都要推自己的人。

          第三,那么形成党派斗争,你的用人标准是那样,你要用那拨人,我的用人标准是这样,我要用那拨人。我们以前讲到东汉的时候,在朝廷上面形成两次重大的胆固之祸,其实就跟人才选拔的标准产生不同意见是有关系的。

          在东汉后期,就出现一则童谣,讽刺当时的人才选拔,叫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也有说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就是说你品德为标准来选拔人,这个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这样的一种选拔制度导致大家都虚伪的去追求品德。他这个品德不是真的而是装扮出来的,他是虚伪的。名不符实,所以曹操他才提出“唯才是举”。

          那么我们上一讲提到了荀彧这个人,荀彧他在分析曹操跟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说曹操你一定能够战胜袁绍,其中就有一条袁绍他的用人思想还是延续着东汉的有弊端的那样的一种选拔制度,而曹操却开始实施实事求是。所以我们整体上来讲,应该说曹操否定的并不是品德这个东西,否定的是虚伪的品德。既然品德这个东西不可靠,大家都可以虚伪的来追求,我还不如实事求是,我就盯住你的才华。这是曹操唯才是举的历史背景。

          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确是帮助曹操解决了很多问题,迅速的取得成功。但是这个策略只有利端没有弊端吗?我们如何客观的来看待“唯才是举”的利与弊?这个话题咱们留到下一讲再来分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1讲·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pb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