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7 Python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7 Python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作者: 泷汰泱 | 来源:发表于2019-09-26 10:50 被阅读0次

运算符和操作对象是计算机中比较常见的,所有计算都涉及运算符和操作对象。本节将介绍Python中的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什么是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运算符是一些特殊符号的集合,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乘(*)、除(/)、地板除(//)、取余(%)等都是运算符。操作对象是由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对象。加、减、乘、除4种运算符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不过乘除的写法不一样,这个要记住。小萌看到这个标题后快速回忆,这个学习方式不错,不但能温故知新,还做了联想记忆和纵向比对,值得借鉴。
Python支持以下8种运算符:
(1)算术运算符。
(2)比较(关系)运算符。
(3)赋值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
(5)位运算符。
(6)成员运算符。
(7)身份运算符。
(8)运算符优先级。
这么多,看来今天可以大开眼界了,小萌心里一阵狂喜。
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一个学习吧!

1.算术运算符

表为算术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5。

算术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在交互模式输入如下:

>>> a=10
>>> b=5
>>> print(a+b)
15
>>> print(a-b)
5
>>> print(a*b)
50
>>> print(a/b)
2.0
>>> print(a**b)
100000
>>> print(9//2)
4
>>> print(9.0//2.0)
4.0

此处的加、减、乘、除,取余、取整除前面都已经做过详细介绍,较好理解。但是幂运算与数学中学习的乘方运算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是a 2 这样的形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人更容易记住这个符号呢?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32位和64位操作系统,并且现在大家都趋向于安装64位的软件。先看交互模式下的两个输入:

>>> 2**32/1024/1024/1024
4.0
>>> 2**64/1024/1024/1024
17179869184.0

第一个输入,2**32是2的32次方,这是32位操作系统最大支持内存的字节数,除以第一个1024是转换为KB, 1KB=1024B,除以第二个1024是转换为MB, 1MB=1024KB,除以第三个1024是转换为GB, 1GB=1024MB。这个结果意味着32位操作系统最大只能支持4GB的内存,现在手机都是4GB标配了,电脑4GB怎么够呢?所以大家都趋向于选择64位操作系统了,64位操作系统能支持多大内存,大家可以自行计算一下。

2.比较运算符

表为比较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以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比较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

>>> a=10
>>> b=20
>>> a==b
False
>>> a!=b
True
>>> a>b
False
>>> a<b
True
>>> a>=b
False
>>> a<=b
True
>>> a+10>=b
True
>>> a+10>b
False
>>> a<=b-10
True
>>> a<b-10
False
>>> a==b-10
True

小智:小萌,注意到比较运算的特色了吗?
小萌:比较运算只返回True和False两个值。
小智:对的,能看出比较运算符两边的值和比较的结果有什么特色吗,特别是对于==、<、>、<=、>=这5个比较运算符的结果?
小萌:让我仔细观察观察,对于这些比较运算,只要左边和右边的操作数满足操作符的条件,结果就是True,不满足就是False。
小智:你理解的没错,其实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比较结构符合大家的心里预期,结果就是True,不符合结果就是False。比如上面的例子中a<b,即10<20,符合大家的预期,就返回True;对于a==b,即10==20,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两者不相等,就返回False。
注意:在一些地方,会用1代表True、0代表False,这是正确也是合理的表示方式。大家可以理解为开和关,就像我们在物理中所学的电流的打开和关闭一样。后面会有更多地方用1和0代表True和False。
另外,在Python 2中,有时会看到<>符号。和!=一样,<>也表示不等于,在Python 3中已去除该符号。若以后看到<>运算符,则使用的是Python 2。

3.赋值运算符

表为赋值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赋值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

>>> a=10
>>> b=20
>>> c=0
>>> c=a+b
>>> print(c)
30
>>> c+=10
>>> print(c)
40
>>> c-=a
>>> print(c)
30
>>> c*=a
>>> print(c)
300
>>> c/=a
>>> print(c)
30.0
>>> c%=a
>>> print(c)
0.0
>>> c=a**5
>>> print(c)
100000
>>> c//=b
>>> print(b)
20
>>> print(c)
5000

3.位运算符

位运算符是把数字看作二进制进行计算的。表为Python中位运算的描述和实例。假设变量a为60,变量b为13。

位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

>>> a=60
>>> b=13
>>> c=0
>>> c=a&b
>>> print(c)
12
>>> c=a|b
>>> print(c)
61
>>> c=a^b
>>> print(c)
49
>>> c=~a
>>> print(c)
-61
>>> c=a<<2
>>> print(c)
240
>>> c=a>>2
>>> print(c)
15

4.逻辑运算符

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表为逻辑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假设变量a为10,变量b为20。

逻辑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

>>> a=10
>>> b=20
>>> a and b
20
>>> a or b
10
>>> not a
False
>>> not b
False
>>> not -1
False
>>> not False
True
>>> not True
False

5.成员运算符

除了之前介绍的运算符外,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表为成员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

成员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

>>> a=10
>>> b=5
>>> list=[1,2,3,4,5]
>>> print(a in list)
False
>>> print(a not in list)
True
>>> print(b in list)
True
>>> print(b not in list)
False

你可能会疑惑list是什么,list是一个集合,此处不做具体讲解,后面章节会有详细介绍。

6.身份运算符

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表为身份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

身份运算符:

下面进行实战。

>>> a=10
>>> b=10
>>> print(a is b)
True
>>> print(a is not b)
False
>>> b=20
>>> print(a is b)
False
>>> print(a is not b)
True

注意:后面已对变量b重新赋值,因而输出结果与前面不太一致。

7.运算符优先级

表列出了从最高到最低优先级的所有运算符。

运算符优先级:

当一个表达式中出现多个操作符时,求值的顺序依赖于优先级规则。Python遵守数学操作符的传统规则。
小萌,还记得数学里面操作符的传统规则是怎样的吗?
恩,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无论是括号里还是括号外的,都是先乘除、后加减。在Python中有更多操作运算符,可以使用缩略词PEMDAS帮助记忆部分规则。
(1)括号(Parentheses, P)拥有最高优先级,可以强制表达式按照需要的顺序求值,括号中的表达式会优先执行,也可以利用括号使得表达式更加易读。
例如,对于一个表达式,想要执行完加减后再做乘除运算,交互模式输入如下:

>>> a=20
>>> b=15
>>> c=10
>>> d=5
>>> e=0
>>> e=(a-b)*c/d
>>> print('(a-b)*c/d=',e)
(a-b)*c/d= 10.0

顺利达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不加括号会怎样呢?

>>> e=a-b*c/d
>>> print('a-b*c/d=',e)
a-b*c/d= -10.0

结果与前面完全不同了,这里根据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运算。如果表达式比较长,加上括号就可以使得表达式更易读。

>>> e=a+b+c-c*d
>>> print('a+b+c-c*d=',e)
a+b+c-c*d= -5

以上输入没有加括号,表达式本身没有问题,但看起来不太直观。如果进行如下输入:

>>> e=(a+b+c)-(c*d)
>>> print('(a+b+c)-(c*d)=',e)
(a+b+c)-(c*d)= -5

这样看起来就非常直观。运算结果还是一样的,但我们一看就能明白该表达式的执行顺序是怎样的。
(2)乘方(Exponentiation, E)操作拥有次高的优先级,例如:

>>> 2**1+2
4
>>> 2**(1+2)
8
>>> 2**2*3
12
>>> 2*2**3
16
>>> 2**(2*3)
64

以上结果解释:2的一次方为1,加2后结果为4;1加2等于3,2的3次方结果为8;2的2次方为4,4乘以3等于12;2的3次方为8,2乘以8等于16;2乘以3等于6,2的6次方为64。
(3)乘法(Multiplication, M)和除法(Division, D)优先级相同,并且高于有相同优先级的加法(Addition, A)和减法(Subtraction, S),例如:

>>> a+b*c-d
165
>>> a*b/c+d
35.0

(4)优先级相同的操作按照自左向右的顺序求值(除了乘方外),例如:

>>> a+b-c+d
30
>>> a+b-c-d
20

其他运算符的优先级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自行尝试判断。若通过观察判断不了,则可以在交互模式下通过实验进行判断。

相关文章

  • 7 Python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运算符和操作对象是计算机中比较常见的,所有计算都涉及运算符和操作对象。本节将介绍Python中的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 Python 基础知识

    Python对象和方法调用 除了标准的函数和运算符,Python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可以操作对象的方法。方法和函数类似...

  • Python札记11_运算符、if、for

    在Python中,语句的作用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来操作某些对象。 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对象相加 - 对象相...

  • 数字类型

    在python中数字类型常用于运算和操作对象,下面就来详细讲解. 算数运算符 例如 下表为算数运算符的描述和实例,...

  • Python编程学习第十课之Python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Python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操作就是运算符和操作对象,运算符是特殊符号的集合,之前我们数学中学习过的的加(+)、减...

  • swift 基本运算符

    术语 一元运算符对单一操作对象操作,如 -a一元运算符分前置运算符和后置运算符前置运算符需紧跟在操作对象之前,如 ...

  • Swift3.1_运算符

    基本运算符 术语 一元运算符对单一操作对象操作(-a)。一元运算符分前置运算符和后置运算符,前置运算符需紧跟在操作...

  • Python运算符是什么?本文详解!

    Python中的运算符是什么? 运算符是Python中执行算术或逻辑计算的特殊符号。运算符所操作的值称为操作数。 ...

  • swift-基本运算符2

    运算符分为一元、二元和三元运算符:一元运算符对单一操作对象操作(如 -a)。一元运算符分前置运算符和后置运算符,前...

  • swift基础部分小记

    1 术语 运算符分为一元,二元和三元运算符 一元运算符对单一操作对象操作,一元运算符分前置运算符和后置运算符,前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 Python运算符和操作对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pq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