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成长的镜像——谈谈《花与梦》的思想意蕴

成长的镜像——谈谈《花与梦》的思想意蕴

作者: 向着太阳飞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15:18 被阅读0次

            次仁央吉是新世纪以来西藏文学藏文写作的重要作家,近两年,她的写作越发成熟,不久前她的小说集《山峰的云朵》收获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今年她又推出了长篇小说《花与梦》,这是西藏第一部女性作家创作的母语长篇小说,小说一面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花与梦》是次仁央吉用了7年的时间构思创作的作品,她从现实出发。向生活要素材,并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创作经验注入其中,使这部作品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都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可圈可点处颇多。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小说对普通女性尤其是社会底层女性精神成长的反映与思考。

        《花与梦》讲述了四个进城务工的农村女孩的人生故事,细腻、生动的描写了她们从心怀梦想到痛苦挣扎,从人生溃败到幡然醒悟的命运沉浮。小说如同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几个女性经历的心路历程和精神磨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女性群体命运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社会各行各业飞速发展,交通与通讯的便利拉近了城乡的距离,更多的来自乡村的人走进了城市,近距离感受城市的现代与繁华。但城市的光鲜亮丽的景观与丰裕的物质背后也有更多的竞争与压力,有更加异化的心灵与冷漠的人际。在这里商业主义的利益追逐,让传统的价值伦理观念更多面临考验,甚至溃败。没有根基和实力的农民工要想在城市梦想成真就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经历更多的挫折。

            小说中作者将书中的人物放置在城市这样一个沉重、绝望、暗色调的文化语境下,进而展开对她们性格心理、思想情感的书写。四个女性在经历辛苦、清贫的打工生活后,面对衣食住行的生存压力、华服美食的物质诱惑,最终放弃了伦理的底线,曾经的质朴品行和传统伦理价值在商业主义的物质欲求面前全然退出。

           次仁央吉是一位认真写作的作家,她的写作不回避现实的矛盾,没有做作和夸饰,敢于直面现实,积极思考。《花与梦》中年青女性走过最初的善良单纯、经历了痛苦绝望、贪婪堕落,最终在良心的谴责和身体的病痛中幡然醒悟,作者正是在这样的书写过程中为她们的精神成长画像。

            女性如何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如何才能在精神上成人,这是次仁央吉在《花与梦》中思考的问题。当然,在小说中,作者也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在表达了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的同时,作者也批判了物欲贪婪对女性心理精神的腐蚀,肯定了正直、勤劳的品格,提醒现代女性唯有自立、自强、自尊才是幸福的正途。

            小说结尾部分,已经出家的普赤扬起手中的扫把认认真真地打扫着庭院,扫把扫过处,地面干干净净,那也暗示着主人公在经历人生的痛苦挣扎后对纯净生活的争取。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诗人冯至的一句诗:“狂风暴雨之后,才有这般清凉的世界”,小说中人物的精神成长似乎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的镜像——谈谈《花与梦》的思想意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rf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