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回家长;今天,打包了一下学生时代的回忆;今天,开始了我一个小小阶段的成长。
没错,虽然已近而立之年,但我心依旧青春无边(容我小小无耻卖个萌喽)…虽然已工作多年,但依然觉得青春似乎还在眼前,和细纹什么鬼的无关…
今天,弟弟轻松的拖着他的箱子走在我跟前,我们一起去他学校报道,我顶有自信地穿插在一堆稚嫩的小弟和成熟的家长中间,热得头昏眼花,但也驾轻就熟地帮他轻松地就通过一道道新生报道关卡。在志愿者领路去学校时,回忆起当年老实巴交的爸爸带我去人生地不熟的大学报道时,那些学长学姐似乎都很成熟啊,跟家长都很活络啊,而今天这些领路的小妹是那么的青涩,年轻…哦,因为我早已是过来人了…
弟弟的宿舍空间比较挤,额定人数有点偏多,他嘴里念念有词地讲着“太差了”,我心想当年我在他这个年纪似乎心态平和地接受着类似的环境,觉得还过得去的了。难道年代不同的孩子真的感受到的条件很不一样么?我们在家的环境都差不多啊?他应该早就习惯了适应了吧?而又想想,他这般00后的孩子只是口头客观陈述下,并没有特别抱怨或是反感与抵制,而是接受了这样的条件,其实吃得苦的品性仍是培养起来了,跟我们上个世纪的人无甚差别,是否也该欣慰呢?而想想,当年的我并不能评判环境的好坏,既来之则安之,是否也因为接触的环境太过匮乏狭隘呢?比如我直到上高中才了解了县城,直到上大学才出过本市,而新世纪生长条件好一点的弟弟小学便出过省去过大城市,高中就开始在全省最发达的大城市就读,所以评判能力、理解并运用导航、共享单车等新事物的能力自然强过于那般年纪的我?总的看来,以前的自己,似乎都是傻傻的,有一点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触了…额,可能我真的不小了…
一路都是弟弟拿行李,我手头不空时会让他帮我拿一些,他很乖,会帮我撑伞,在我手满当当的时候他会把瓶盖拧开给我喝,他是我堂弟…我也会指挥他把自己的床铺好,发现他有淡静地有条不紊的处理自己事情的基础能力,我感到欣慰和心疼,从小就作为留守儿童的我们,都练就了不矫情地独立坚强地生活的能力了,棒棒的!但是,他上铺的床底有些脏,会掉灰尘渣滓到自己的床上头上,我就让他把宿舍里前人留下的多余旧凉席抽一张垫在自己的床顶,他觉得麻烦,垫不垫无所谓;学校新发的凉席泛着绿白的光泽,我让他用毛巾擦干净,他嗖的意思完事儿…我想,如果他的父母不是在遥远的外地打工,如果他的妈妈亲自来送他进入离家较远的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我的婶婶应该会殷切地像其他妈妈一样忙前忙后帮他把床顶垫好、擦干净凉席、铺好床上其他用品,其他个人物品帮他放好并一再地叮嘱好他,而他则在旁边做好一个听话的孩子,让家长放心的孩子便可…然而,这些,咱们留守儿童就不去矫情地设想那么多不切实际的依靠啦,想这些的时候,自己的双手已经把那些搞定了嘛。幸好,旁边还有个亲人,姐姐主动帮他理出了一个干净、清爽的床铺…而姐姐确实更细心更爱干净嘛…想想当年,舅舅带我去寄宿制高中报名结束后就走了,爸爸带我去大学报名后也返程了,从此以后,独立生活…而今,作为90后空巢老人的我嘛,感觉曾经入学时刻就在眼前,特别是在外省上大学那会儿,自从离开了亲爱的爸爸,周围都是我不认识的人,辽远的孤独感与恐惧感笼罩了那个时空…而今,弟弟宿舍安顿好后,舍友未归,怕他孤独害怕,坐个地铁便可以带回家来凑和在我的租屋处,以后,他有依靠了…他,毕竟还是未成年的小孩,而我,毕竟是比他大了那么多…额,后浪不来,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上岸的…
有意思的一幕是,我们买完用品逛完周遭回到宿舍,见斜对门一高个男孩低着头在把棉絮装被子,而被子等物什都拖在地,似乎很难理清,不过我想他应该有家长吧。很明显,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没我弟弟强,我弟装被子我只作为副手,主角是他自己。我和弟弟扇扇子、吩咐他把每样物品整理得更有条理,瞎聊完歇好,一刻钟早过,打算回家,却发现对门的男孩子还停留在二十分钟前整被子的环节上,我提醒弟弟抬头看斜对门,弟弟也笑了笑,“我去帮他一下”…我以前没了解弟弟在学校的表现,很明显,在家里在学校有这样表现年龄的孩子,相信人格已经足够健康健全了,而我,之前有过的“是不是该帮帮这个小孩”的念头,是老人的做派,小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去琢磨…额,摆脱困厄、建立友情等等大大小小的事,长者不要事无巨细地操心甚至代为操办,他们自己着手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岔子,他们彼此之间也会互相照顾的…额,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有觉得很严重的问题才会寻求长辈去报告去求助去求安慰…
而今,对我来说,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需要求助了…只有汇报与回报的义务…因为,所有的事情真的都只靠自己了…
一直以来,都喜欢写,而一写起来便停不下来,似乎灵魂有太多的话要讲,而平时,对肉身来讲它似行云流水,不着边际无痕无影…开了简书的窗,就让它悄悄的爬进来。对你慢慢地、絮絮叨叨地,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