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介绍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以往传统的供应链模式相比,现有企业的供应链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催生了电子商务等新的业务场景
- 供应链新交易也存在B2B,B2C等不同模式
- 由于企业产品形态、业务的多样,供应链体系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 供应链体系框架的设计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业务现状会有一定的差异,仅使用一个体系框架的设计是涵盖不了的所有企业的供应链业务场景
- 搭建供应链体系不仅只是信息系统的IT架构设计,更多的是需要梳理业务协作流程和业务规则,再做信息流的梳理和信息架构的设计
二 搭建涉及到的工作
2.1.供应链三流的整合
信息流:市场和目标客户调研,了解产品的实际定位,以及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如何与企业对接的。了解产品定位,这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实物流走向和企业实物流的设计
实物流: 针对产品的定位和产品设计,了解产品的整体特征,进行生产能力和工艺的评估,进行原材料的控制,才能了解实物在供应链域如何进行协作和处理的。这也进一步协助我们了解整个资金流的运转,生产的制造费用、物流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也会在实物流的运转中梳理清楚,梳理也会涉及到资金流的交叉
资金流: 资金流体现在不同的实物流线下流转中,实物流程的搭建实际是资金流程的搭建,同时产品的支付方式和周转方式,也决定了整体的资金流程支付周期和支付方式的设计,决定了不同实物流阶段的资金流把控工作
2.2.技术结合
- 与传统的供应链体系不同,现有新的产品需考虑信息技术的结合
- 产品的入库和出库是否考虑物联网扫码设备的接入,物流发货是否要考虑物流实时状态的跟踪,生产进度管理是否考虑实时的生产看板监控,这些都需要考虑信息设备的介入
- 搭建信息技术设备的过程实际也是供应链三流的运转和体现
- 通过梳理流程和需求分析,供应链的业务框架和规则将会在统一的平台服务内做体现
物联网应用:将物联网设备与物联网平台结合,可以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预警,物联网体系的搭建可以促进企业供应链数字信息化
人工智能平台:海量数据的处理离不开系统智能决策和应用,这要求系统平台具有强大的学习和决策能力,并且可以和现有业务系统进行高效集成,实现决策实时高效
数据平台:同一的数据平台,用于供应链业务域产生的海量数据的汇总,这些数据是经过同一收集和处理的标准化数据,可以用于后期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应用服务平台:即用户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业务操作系统,可以供用户日常工作的统一处理,包括数据的录入、变更、可视化分析、待办提醒等处理,这需要根据日常的工作处理
2.3.结合业务需求场景
1.量身定做
- 供应链系统的设计不能直接参考某个系统照搬,需要结合实际的业务协作和诉求做适当剪裁
-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当下的难题和考虑,需要考虑当前业务之间的协作流程如何进行,当前的岗位设计是如何做处理的,并不是每一个流程都可以结合IT技术能解决的
- 新技术不一定都需要考虑在企业内适用,小型甚至初始发展的企业,太多复杂模型和技术的设计,反而会给供应链的效率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2.行业对标
- 行业对标的目的,是可以通过行业的标准供应链设计,对标当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进行标准化评估
- 逐一了解当前企业的问题,找出企业的差距所在,明确企业当前阶段和未来的供应链体系的发展规划
- 企业虽然需要考虑量身定制的系统,但是从企业发展和供应链效益的长期角度来看,需要考虑如何进行未来的规划,保证企业走得更加长远
3.专家评估
- 供应链体系架构的设计,需要有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 专家的介入和评估,可以进一步帮助企业内部的骨干人员了解行业前景和企业现状
- 通过外部视角专业的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整体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和流程优化把控
4.业务先行
- 针对整体行业和体系的评估,IT系统的架构设计,实际需要考虑业务适应和结合的能力,完善流程,查漏补缺,并在业务内部尝试推行和适用
- 仅仅考虑IT系统的架构设计,是解决不了供应链体系的重构和设计,重要的是人的思维转变和工作方式的调整,体系设计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内部流程人员的日常工作习惯和协作方式
-
在整个体系设计中,纸上谈兵并不能实现整体架构的完成,重点是人员积极参与进来推动体系架构的落地
供应链体系搭建涉及工作.png
三 供应链系统架构
- 供应链目前比较好的集成系统是ERP系统,它集成了企业的核心资源管理,不过这里只是比较泛化的理解
- ERP的系统更多是核心的资源系统,需要结合考虑其他的周边解决方案系统来实现流程规划和处理
- 结合不同行业和不同场景的系统,才能实现构建以ERP为核心的周边解决方案
这里仅以电商结合制造的场景进行供应链技术体系架构的梳理,独立制造企业场景进行梳理
计划系统: 用于解决供应链生产排程和生产调度问题,偏向运筹和计算型系统,一般使用APS高级计划排程排程系统。主要应用岗位为供应链计划人员,包括生产计划人员、物料计划人员、计划主管人员,主要功能包含主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订单承诺、生产排程等
采购管理系统:涉及采购岗位日常的操作活动,包括采购询价、供应商管理、采购单建单、报价维护、供应商退货等;涉及日常和供应商合作的协作系统,该需要考虑开放给供应商权限进行协同,包括供应商资质管理、采购询价、订单回复、对账与结算等
订单履约系统:承接客户端商务系统,并对接各个仓库,实现发货和退货的调度协同,完成订单履约,包括发货管理、退货管理、换货管理等
生产系统:涉及到日常工厂日常生产制造的业务活动,操作人为对应的生产人员,涉及到功能有生产领料、齐套管理、生产入库、生产变更管理、返工处理等
WMS仓储:基于库存进行细粒度的管控和处理,精确到货位和货架的级别,用于仓库管理人员,包括出货管理、收货管理、拣货管理、移库管理、上架管理、盘点管理等
物流管理:涉及到物流配送的管理,主要用于物流计划人员的日常业务操作,主要功能包括物流计划、承运商管理、派送调度、运算跟踪、装载管理、车辆管理等
中央库存系统:统一管理日常库存的进销存事务,提升仓库管理的效率,包括配送管理、出库管理、入库管理、库存查询等
售后管理系统:主要用户是售后和客户部门,用于处理订单售后的问题,包括漏发、维修、退换货处理等
财务系统:处理日常成本核算和应收、应付功能,此类功能不仅涉及到供应链,也涉及到日常企业的运营收支、资金往来业务。日常用于统一处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费用计算问题,也会集成到财务系统,有些业务场景也会单独搭建计费系统,或者在不同业务流程系统内体现,涉及到的费用比如采购费、加工费、物流费等,基于计费系统将费用结果推送给相关方,主要用于各个业务相关方和财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39609/715b90c43d92704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