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这个话题,可是一直觉得跟说不完,又觉得没法说似的。写下标题三个字,觉得自己很不孝一样。
先说自己情况吧,首先,姊妹在现在的家庭来说应该是众多的,所以很多人多生孩子,觉得有一个孝顺的,能指望上就不错了。我只能呵呵了。我们姊妹五个,不能说不孝顺,都是有孝心的孩子,没有丧尽天良道德败坏的,都有会为父母养老的心。其次,我父亲是国企退休人员,虽然退休金不高,在农村也花不完,母亲多年节俭,俩人养老经济上毫无压力,甚至可以贴补孩子。第三,母亲身体不好,心脏病,需要长年吃药。心脏病这个是慢性病,生活自理没有问题,父亲身体强壮,七十多岁了,去年还爬树上摘枣,前年还独自一人游香港。外人看来,这是幸福极了的老人了吧,子女孝顺生活无忧。这样看来是不是养老就没有问题了呢?
可是呢,这几年我和哥哥姐姐们还是有很大的压力。
压力一、情感陪伴的缺失。
母亲没有文化,甚至没有爱好,她所有的期望都在孩子身上。我工作忙碌,脱不开身,母亲在我上大学时就盼着我毕业后终于可以回家呆着了,在哪个年代,我们很贫穷落后的农村,我还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的母亲居然盼着的是我毕业回家。
我也曾经以为我的工作会有寒暑假双休日,可是没有,甚至随着高考压力的增大,一年比一年紧张,早读晚自习周末假期,不上课就培训。
妈妈无论哪天打来电话,都是问你今天回来吗?尤其最近几年,她不懂什么周一到周五,或许有些夸张,她只是忘了工作日。或者周末打来一听我在上课,声音立马低落地让我的心一抽一抽地疼。的确我花了好久好久的时间,逼着自己狠心,几乎要把自己逼疯才能排解这种压力。
他们最近还爱说谁谁家的孩子,辞职回家伺候娘了。谁谁家的孩子说,钱是挣不完的,陪伴父母是最重要的。父亲还特意把二十四孝贴在家里墙上。
而我回到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哥姐众多,婚前没做过饭,我爸爱做饭,我妈也不差。所以回家做饭他们不让我做,洗衣也不用我洗,我妈每天早晨起来洗衣服,我家里的地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种过了,所谓的农活我小时候就没有干活。所以我回到家就是干巴巴坐在沙发上,他们两个开心地跑出去,和街上的老人们聊天玩儿,吃饭时回来,我最多刷个碗,刷碗的功夫他们又跑出去了,到下顿饭回来。
压力二、攀比之风的压力
不得不说,农村里老人之间的攀比太强大了。恨人有笑人无,在我看来是非常可怕的东西。他们会笑谈别人家的不幸,看热闹不嫌事大,嫉妒起来更是肆无忌惮。
我小时候读书,上到初中同龄的女孩子辍学都已经不少了,到高中,基本也就剩我自己了,这得益于我父亲一直在市里工作,接触的人比较重视教育。可是我高中时不仅亲眼见到我大爷以长兄为父的姿态训诫我父亲不该让我继续上学,还亲耳听到并无亲属关系的邻居对父亲说,丫头家上啥学啊,早晚是别人家的人。那时的父亲还不糊涂,一言不发。但是那样的情景很多年刺痛我的心。不花你们钱不费你们力,我上学碍你们什么事了啊?
到后来我结婚,也有人说着风凉话,看,辛苦供养上学,跑别人家挣钱去了吧。
再到后来,我想我的父母也是有炫耀的,女儿多的好处,就是贴心啊,他们有四个女儿,有人就嫉妒吧。
有个邻居,和我妈经常一起玩儿,她的两个女儿和我和我姐差不多大,两个女儿都是没有上学嫁了本地农村,我和我姐都是安家市里。孩子上学,自己工作,自然比不上人家两个骑个电动车几分钟回家看妈妈一趟。于是乎,她有意无意地说自己女儿回来了,我妈妈就会觉得我们远嫁的好可怜。村子里男的出去打工,女的家里看孩子,我妈特别羡慕人家,觉得自己女儿亏大了。居然还得上班累呵呵的,然后久而久之看女婿都是没本事的,别人家的女婿都是让老婆不用上班的,怎么自己女儿如此倒霉嫁得不好呢?自己女儿还有文化还是大学生。
再说父亲,我始终觉得某些男人的攀比心比女人更重。父亲退休后,回到了家。渐渐地太受村里那些人的思想影响了。父亲在外很多年,回村自然有人吹捧,也自然有人挑拨。我哥家开始没有儿子,只有女儿。那些好事的邻居们说,你看你过得好又咋样,早晚家产都是你侄子的,也会跑堂哥家说,你叔叔家什么不是你的啊,你用他们啥还用说吗?挑拨父亲那一辈的关系。后来哥哥生了儿子,那些声音才算消失了。
经济发展,年轻人出去打工,日子也好过起来。有人的孩子买车了,就有人问父亲,你家的都是大学生,人家谁谁没上过学人家都买车了。现在谁还没个车啊?后来有车了,他们也有话说,不来接你吗等等。电脑,手机,甚至一支笔,没有他们不炫耀不刺激的东西。而,人一旦攀比起来,欲望无止境。就如父亲去旅行,同去的老人说父亲:这么大岁数了,也不让孩子陪着啊?可是他也没孩子陪着啊。本来很开心的旅行,父亲郁郁寡欢,回来叹气说了好几次。
老人们有大把的时间,身体原因,人老了,觉少了,早起早早醒了。吃饱了没事了,凑一起就互相刺激。尤其村子里,文化生活匮乏,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东家长西家短上。闲了就生是非,而老人,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吧。
压力三、父母偏心下的委屈
我为什么不生二胎,除了没人管,年龄大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不想让另一个孩子分走我可以完全给一个孩子的爱。十指有长有短,我理解,包括我自己父母的偏心,我都是非常理解的。可是理解代表着什么,承受与压力。我不想说委屈,我并不觉得委屈,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这是天大的恩赐。做什么都不委屈,可是那种承受,以及周旋,真的需要很大的承受力。我其实很佩服自己,在这样各种矛盾下还能笑嘻嘻地觉得生活很美好。
我父母偏爱我吧,至少别人看来似的。把我供养上了大学。所有人都觉得父母最偏爱我。可是,我知道,我小时候差点被送人。因为我是最小的女孩子,妈妈的亲戚家没有孩子,要抱养我,妈妈同意了。当时偷偷趁我睡着送过去,我醒了哭地撕心裂肺,他们终于把我送回家。上学调户口之前,我的户口还在那个亲戚家。后来很多次家人亲戚谈起那件事,就是笑谈,说幸亏当初没硬送。可是对我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噩梦。你们真的就不要我了么。我上了大学似乎就跟欠了全家一样。其实姐姐也上了大专。只不过性格软弱,缺乏坚持,没有工作而已。但是我却有了工作,还有了编制,类似于端上了铁饭碗。
我这样说并没有怪父母那时的念头,我很感激他们顶住那么大的压力让我上了学,也感激有了学历,找到工作。虽然忙碌很累,但至少很独立啊。我一直很独立。父母的偏心是在后来体现的更明显的,尤其年老后。比如姐姐没有工作,她们并没有那样频繁盼姐姐回家,而是很体贴姐姐需要照顾孩子,姐姐孩子和我家孩子同岁。姐姐说可能我工作体面回去会让二老有面子。父母都重男轻女,这也是农村很典型的现象。哥哥嫂嫂家里有点事,爸爸立刻拿钱。比如买车买房这样的大事,侄子生日侄女升学这样的事,还让我们也都表现表现,让哥嫂高兴。而对于我说索取有点过分,但是愿望还是愿意给我提的。比如想去某个地方玩儿啊,想买个什么东西啊。这样的小偏心,作为女儿,笑笑就过了。可是女儿是有另一半的,他们在女婿面前也毫不掩饰对儿子的偏爱。
曾经母亲生病,老公开车带着各个医院奔忙,甚至去省会,所有费用我们出,去省会的路上,哥哥坐副驾驶收取高速过路费时,连个要掏钱的举动都没有。而父母还在讨论着家产传儿不传女,孙子自己家的,外甥是狗吃了就走。
父亲曾经做个小手术住院,我请假陪床,哥哥就是过来看望,也是把哥哥赶紧撵走,去忙吧,这里没事儿,别过来了。我过去给他买的补品都得让哥哥拿走给侄子吃。哥哥是个包工头啊,我请假需要把课调到半天上完,扣钱,然后陪着床还得备着课的。
十几年来,父母只要来市里就是住在我家里,我很乐意。可是他们会觉得自己在老家,亏待孙子,他们住我家里,会把小侄子叫过来,我上班忙,下班看俩男孩子。妈妈喜静,男孩子调皮,怎么可能静。我不得不相信自己是劳碌命。
姐姐们家庭条件都很一般。父母们还有一个特点,心疼不好过的。若论懂事,我妈妈更喜欢我儿子,是我们姐妹的共识。她是打心眼觉得我儿子好,因为我儿子嘴巴甜,爱陪姥姥聊天,爱逗姥姥笑。所以不见孩子的时候她说的最多的是我儿子。侄子和外甥都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回家了不过拿着手机玩儿游戏。外甥还特别调皮捣蛋。可是我姐姐一说外甥该买什么衣服了,我妈有次直接从儿子身上扒下来送给了外甥。当时儿子还小,委屈地哭。我房贷车贷父母是看不到的,她们只知道我有房有车有工作。哥姐买房她心疼得不行,我买房她高兴地不行。
或许情感上,他们更放心我吧。所以无所顾忌。可是老公我不可能不考虑了,所以我会和老公说,我的父母换成是公婆的身份我可能根本不会忍受,所以我不要求你做什么。你只要不和他们起冲突,一切交给我。我向你保证小家永远是第一位。但养老,别人都不养我也会养。我不需要你近身伺候,也不需要你出钱,就是他们在家时,说啥你别往心里去就好。偏心我自己都不觉得不公平,你就不要打抱不平了。事实在这里,我的确因为父母的坚持才上了学有了工作,才能和你并肩奋斗美好生活。你也孝顺,我们都一样。你怎么孝顺父母我也不会说什么的。各自老人都有难以容忍的毛病,为人子女,没法。
压力四、老人思想固执难以开导
父亲这几年对我们怨言颇多。嫌我们不够孝顺。作起来堪比苏大强。
他爱上了住院,爱上了装病,跟个缺爱的小孩子一样。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小脑萎缩。一年至少做三次全身体检,告诉他不用去,会哭闹,厉害了就打自己。说实话他作的时候我是不生气但是很自责很痛苦的,因为各种作只能提醒自己一个事实,就是曾经以为是高山般的父亲他老了。
可他还是那个聪明的父亲,玩儿智能手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拿我开涮跟耍猴一样。每次来把我折磨地团团转,轻松就让我跑够一万步。曾经故意骗我说妈妈在家发病了,我当时吓得站都站不稳,迅速请假跑回家,妈妈好好在家里呆着,而我差点晕过去。
就算什么事儿都没有,他也会不停给我找事情。给他倒杯水啦,电视换个台啦,反正跟解恨一样不让我停下来。然后就是看着新闻说我又长工资啦,一年他嘴里我工资能长上百次,所以他眼里我很有钱却舍不得给他花,舍不得带领其他子女脱贫致富。我在家备课他觉得我装是为了不陪他,我发烧了他都觉得我是装病呢,的确爸爸折腾我一天,我就能发高烧。
而母亲的,悲观。我没有她想的那么好过,我的姐姐们也没有她想的那么难过。她总是哭,说着说着就哭,哭自己孩子命运悲苦。怎么劝也劝不开心。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丈夫腰缠万贯,孩子有人看,每天就闲着有吃有喝有穿,没事回家陪妈妈聊天。而自己的孩子不比别人家的差却个个不是累就是穷的。唉,脑筋跟进了死胡同一样,怎么劝也劝不开。
这两年父亲觉得母亲身体不如自己好,都七十多岁了,可是我们却谁也回不去照料母亲。他就很大怨言,经常说你妈妈生了你们五个,没有一个人养,还得靠我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头子。
我说,我们回去不现实。孩子都还小,上学需要接送,我如果辞了工作,伸手向老公要钱肯定不自由。你当年也是上班的,你也知道忠孝自古难两全。
我的方案是你们搬来跟着我住,我下班了也能伺候你们。如果你觉得,和我们住别扭,我可以租房给你们,离我近点。我天天下班过去。
不同意。妈妈坚决不住女儿家,也坚决不住市里。父亲说你们几个儿女都养不了一个娘。
一个娘都把你们养活大了。
我说不出来也行,给你们请保姆,做饭洗衣让保姆干,我们可以天天和你视频聊天。很是生气,看我像冷血动物。说我们有手有脚一群孩子请保姆,叫村里人笑话。
县里盖了养老院,他们说里面可好了,饭做的好吃,还每天有人给洗澡,被褥每天也有人拆洗,自己亲孩子都伺候不了那么周到。就那样好多人还不愿意去。有些五保户去了,还要回来。回来干啥,家里又没人伺候吃喝。我笑笑说:那你去不?好吧,老爷子又成功被我激怒了,说:那地方不是人去的,进去都是受罪的。
是的,我已经皮了。心态也比较强大了。没办法啊,劝不了,只有随他们。人到中年的烦恼简直不知怎么表达了。
再看看别人家的老人的事情。
老公的大爷,大儿子前几年因病去世了,二儿子全家在外打工。大孙子早早成家,有三个幼年孩子,全靠大孙子一人打工养活。生活可以说非常一般了。老公大爷却得了重病。疫情期间,二儿子一家不回来,只有大孙子一人伺候。可是人总要生存的吧,老婆孩子也得养吧,老人就是不去养老院。二儿子干脆逃避,叔侄也反目了。
我大娘,去年离世了,之前两年五个子女轮流伺候。需要搀扶坐轮椅的。最大的女儿也六十多岁了啊,她白天不停小睡,晚上根本不睡,还尿频,每天晚上躺下就要去厕所,到了厕所不尿,扶回来就要尿,就一直不停地折腾。死活不穿尿不湿,五个子女最后都熬不住了。一个人轮两天,都熬的一个个跟傻子一样,这好歹还是孙子辈的已经长大,不需要养小,专心养老呢。大娘离世时,我在堂哥堂姐的脸上看到的不是悲伤,而是解脱。
老公的大娘,最后时刻也不会走路了。两个儿子,年轻时嫌弃大儿媳生的是孙女,和大儿媳之间矛盾很大。二儿子和二儿媳也一直没有在家。瘫了后,需要伺候了,男人打工养家,只能儿媳伺候了,大儿媳自然怨言很大,二儿媳不经常在家倒也不计较,一家伺候一周的。老了老了还老糊涂,吃饱了爬街口说大儿媳坏话,然后爬二儿媳家赖着不走。说大儿媳做饭不好吃二儿媳做饭好吃。唉,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没有什么体面了。
老公奶奶,九十多岁时自然死亡,一觉睡过去的那种。一辈子十个儿女,老人通透,所以不偏不爱,我不管你们,你们也不用管我。八叔因为身体原因一生未娶,老人就和老八一起生活。都不偏爱了,儿媳们也都没有怨言,相处融洽,婆婆也说一生没和自己婆婆起过矛盾。到最后一刻,众多儿媳们没有需要一个去伺候。虽是喜丧,老人身后落得好名声。
老公姥姥,九十多岁,依然健在,六个女儿,一直要强。没有儿子,所以将婆婆嫁给同村同姓公公,类似让公公被迫入赘,因为公公兄弟众多。不让老公按自己家谱取名,愣是让老公有了两个名字。公公家盖房跑到公婆单位闹,逼迫公公将房子盖到了她的宅基地上,然后宣布你继承我家宅基地,以后养老必须是你。其他五个女儿怨恨母亲偏心,所以不养老。婆婆有苦难言。这样的老人作的家家不安生。婚姻之初给我下马威,给婆婆说儿媳妇没有好人。如今九十多高龄了,去别的女儿家被嫌弃,曾经挑战了我的极限,我也很少回去看望了。公公老实,也是无奈。经常叹息。被嫌弃时老公又觉得要强了一辈子的人晚景凄凉,可是怪谁呢,至少她还有善良的公公伺候呢,比起她对公公做的恶,已经是很大的福报了。
我老家前院有个邻居,也九十多岁了,一个瘦弱的老太太,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独自居住,老太太喜爱挑水,没错,就是把桶放下水井拎水。很不可思议。村里改装水龙头时,她死活不装,还是儿子们偷偷趁晚上给她按的。但是她也不爱用。还很利落我回家经常看见她打扫院子。耳朵很背,回家不跟她打招呼会撵到我家里来说我不懂礼貌,打招呼她听不见也会跟来往的人说我不懂礼貌。哈哈,不过这么大岁数了,谁又会把她当真呢。她的儿媳还不如她的身子骨结实,她会说儿媳你可别让我伺候你啊。自己纳鞋底做布鞋,做好了舍不得穿,说:我等着上了年纪了,做不动的时候再穿呢。九十多岁的人了还觉得自己很年轻呢。
其实想想,养老难,的确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在于子女也在于老人自己啊。我们可能改变不了老人。努力改变自己吧。
一,训练好的心态。不被别人思想左右,不攀比,做一个独立的人。
二,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生活自理,不情感绑架孩子。
三,培养兴趣爱好,退休后有事占心,不做闲人。
四,攒好养老钱。有退休金的确是孩子的福气。没有,就趁着年轻努力挣钱,买养老保险,买社保,医疗保险等。比如,我就有朋友因为每年需要给父母养老钱而觉得压力大,养老养小都需要钱。而父母有退休金的甚至还可以贴补孩子。
五,相信自己永远年少,就像我家那个九十多岁的邻居,会把等我上了年纪再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
最后,希望每个老人老有所依。也希望我的父母学会知足,享受其实可以很幸福的晚年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