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做了,门店撤了,才又想起自己本身是学过中医的,虽懂一些,但长时间不用,也就慢慢地就着馒头忘的差不多了。
最近也没什么合适的工作,在同学的鼓励下重拾中医,准备今年的执业中药师考试。
执业中药师考试内容为《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专业知识二》《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还有《药事管理与法规》。这四门在四年内必须全过,才能拿到执业中药师证。
这四门功课听起来不多,但每本书都是厚厚的,不仅靠脑子来记,还需要懂一些高等物理与化学的知识,没办法,五十岁的自己不得不挑战一下自己的耐力和韧性,谁让自己不早考呢?这也是对自己过往不努力的惩罚吧。
只看到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效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既然决定备考,那就全力以赴吧,购买了网课和资料,开启了漫漫的医考路。
为了能更系统地复习内容,促进记忆,我会把每天学到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欢迎友友监督。
今天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中药文献的知识,这是中医学首要学习的内容。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载药365种,年代是东汉时期,因为是神农尝百草,所以无作者。
《神农本草经集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宏景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一部名著。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图文对照的药典学著作,具有了法律的意义。既然叫《唐本草》,顾名思义这本书就是唐朝时期。
《备急本草经史证类》是一部图文对照,方药并收的著作,由宋代的唐慎微所著。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载药1892种。这是一部人人皆知的医学巨著。
《本草纲目拾遗》顾名思义这部书是用来补充《本草纲目》遗漏的,新增药物716种之多。是清代医学家赵学敏所著。
这些东西对学医的来说并不陌生,但真正能全部对号入座记起来也并非容易。
书名人名年代有时候也容易混淆,考时的时候,稍一含糊就可能失分。尽管它的分值很小,120分的题只有1分的分值,但这1分也必须争取,差上半分就可能就会不及格,费了这么多脑筋拿不到证。
都说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但对我们这些考资格证的人来说,它也是我们后半辈子的保障。
你尽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保佑自己逢考必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