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平历:东、西文明的喆学指圭

中华平历:东、西文明的喆学指圭

作者: 慈天元 | 来源:发表于2022-12-18 07:54 被阅读0次

中华平历:东、西文明的喆学指圭

性量双运,是喆学中的算法原理。

在《西方算术不等于中国算学》一文中,我们指出了西方算术和中国算学的根本差异。西算是纯符号化演绎系统,符号关系的合理性,和物理状态的合理性,没有必然联系。这样就造成了数学和物理的严重脱节,而且在专业领域还被视为天经地义。这是物理学100多年来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打破这种局面,回归到物数本一的中国传统,才是真正的出路!无视中国的学术传统,一味标新立异,以全盘西化为荣,以言及中华为耻,这股学风,可以休矣!

西方数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对数值进行物理属性消元,从而导出所谓量变产生质变的结论。

然而,真相果然如此吗?豆子加豆子,只能加出豆子的积乘结果,还能变出瓜来?!所以,类物之情,才是中国算学的精髓,而性量双性(定性和定量同步),才是喆运算的坚实基础!

为了避免西式数学的弊端,参考数学家张景中先生的意见,我们对数字符号进行了变革,并打算用于历改方案之中。

时代变革不可能只是对茅草屋的小修小补,注定是有蓝图的系统拆迁工程!说服工作虽然是必要的,说不服,新社区的建设,也不会因此停工。当新社区的功能性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时,那些“钉子户”,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他们不是未来的规划者,更不是建设者和有全局观的时代引航者。

西元纪年之称为“公历”,是中国革命过去无暇顾及的次要矛盾。而当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冲锋号已然响起,这个问题就显得不可回避了!

在和张启斌先生的微信交流中,我向他提出建议:结合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有必要推出一部反映时代风貌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返本开新的新历法来!

中国传统历法,充分考虑了多种不同物理周期的迭变共振,所以具有一定的科学预测价值,这已是不争之时。

地球的自转周期,称为“天〞;地球与太阳的共律公转周期,称为“年”(实际应该称为岁);月相的精准变化,才是“月”的自然依据;而周天星辰的递弱影响,构成了历法周期中的补充因素,传统历法用五运六气,甲子轮回来标度变化。

在现代“年”和“岁”是同义词,这是西化所造成的认知混乱和精神误导,类似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有必要正本清源了!在我国古代历法中,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周合时间,称为“一岁”;从农历中上一个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谓之“一年”。“岁”是指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的时间(也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天的时间确定),即为太阳历。而古时“年”是指阴历对应的天文物理周期!年和岁的差异,表现在年周期波动较大(有润月),而岁周期波动极小(有润秒)。

西科以所谓精准量化为标榜!而西历却实实在在成了莫大的讽刺。科学界并非没有人发现问题,国际上历改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可历史的惯性,却把陈规陋习,当成文化遗产继承了下来。是时候移风易俗了!道法自然,才有神圣的至上真理。

太阳历周期的测定,有平气法和定气法两种标准。定气法对不同节气的细微变化,观察得仔细,而平气法追求的则是:天下大同!

大同,不仅是人文理想。更是中国立法精神的体现。虽说不同的节气,在天数上会有小幅波动,但年周期,不管是平气法测定,还是定气法测定,都是高度一致的!这才是大同的本意,也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自然依据。

自然为人类立法,而人类为自然增辉,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底色!

新历改,我个人的意见如下:以“互联网金融元年”(2013年)为纪元之始。岁首定为西元2012年的冬至日。新历以平气法为基准,故称中华平历。阳历采用双参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西方阳历,用变革后的运筹码(筹算符号)表示中国阳历。这样东西方文化并行不悖,而人类文明的时代融合也水到渠成。

慈天元

2022.12.19

相关文章

  • 东圭峰山

    东圭峰山,是相对西圭峰山而言的。西圭峰山,其实就是户县的圭峰山 ;而东圭峰山则是位于长安最西边的一个山头,因与西边...

  • 【斩笔·立夏】 01·0509主题:周总结18/52 (0501

    一、读书清单。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 《红手指》,东野圭吾著。 《恶意》,东野圭吾著。 二、电影清单。 《成...

  •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贡献

    在人类文明发展和交流历史上,“东学西渐”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东学西渐”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生、发展,给欧...

  • 中国古文字研究水平的一个标志

    李学勤,《夏商周文明研究》,366页,刘绍刚《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 《孔子论学八体书册二种》,历用殷墟卜辞、西...

  • 漂泊的民族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题记 在中华文明的历...

  • 2022-04-08

    《群书治要》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历...

  • 简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简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韩同常 中华文明可以指古今中国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其中中华人是中华文明...

  • 2019年阅读计划

    []《万历十五年》 []《激荡100年》上下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东野圭吾》系列 []《1984》 []...

  • 简史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博大精深。用最简短的句子,一起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演变! 一、历...

  • 美丽大濮阳

    中华龙乡大濮阳 中国杂技的故乡 古代文明发祥地 濮阳属于省地级 北与邯郸有交集 东与菏泽是邻居 西挨汤阴和滑县 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平历:东、西文明的喆学指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zs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