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手游联运聚合SDK——总体设计和思路

手游联运聚合SDK——总体设计和思路

作者: U8SDK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10:43 被阅读0次

很多做游戏开发的人,估计都或多或少地接过渠道SDK,什么UC,当乐,91,小米,360……据统计国内市场当前不下于100家渠道,还包括一些没有SDK的小渠道。每个渠道SDK接入的方法呢,多是大同小异。但是,正是这些小异,又让SDK的接入,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变数。所以,接入SDK之前,如果你没有经验,或者没有被SDK坑过,那么当你看到这系列文章的时候,你很幸运,你可以避免这一切了。如果你之前被坑过,而且还在继续被坑着,那么现在就是你解脱的时刻。

完成一个SDK的接入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是能接入100个SDK,而且能做到维护容易,结构清晰,安全可靠,一劳永逸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世面上出现了那么多打包工具的介绍,SDK接入方法的介绍…..而且,还各不相同。

本系列文章,我们来给大家复盘一下U8SDK整套聚合SDK框架从无到有,从简到全的一个开发过程。这里我们先介绍下最初的框架整体思路和后来U8SDK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方案改进。

开始开发U8SDK之前, 我们大概简单头脑风暴了一下:

1、首先,客户端需要接入多个联运渠道SDK,为了能够使得我们接入的SDK被多款游戏重用,我们不可以在游戏里面直接去接入每个SDK,而是需要将游戏和SDK接入彻底解耦。

2、为了让SDK接入和游戏分离,我们就需要抽象出一个SDK接入框架,屏蔽各个渠道SDK的差异,向游戏层提供一个统一的API调用;这样游戏只需要接入这个框架即可,而无需关心每个具体的联运渠道SDK。

3、然后我们需要实现一个一键打包工具。游戏层接入我们上面抽象出来的统一API之后, Android的话,可以出一个母包apk,iOS的话,可以出一个母工程(xcode工程);然后通过一键打包工具,就可以打出各个联运渠道的渠道包

4、整套聚合SDK除了客户端部分,还需要服务器端部分,服务端的逻辑分为两个部分:核心业务服务和后台管理系统;其中核心业务服务主要处理各个渠道的登陆认证和支付回调逻辑;后台管理系统主要处理游戏管理、渠道参数配置、用户数据查询、订单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针对上面这些罗列的点,我们这套聚合SDK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统一的SDK接入框架(Android和iOS双平台)

2、一键打包工具(Android和iOS双平台)

3、聚合Server和后台管理系统

4、各个渠道SDK的接入实现

接过渠道SDK的同学应该知道, 在对接渠道联运SDK的时候, 最重要的两个功能点是登陆和支付。在聚合SDK框架的设计中,自然也是这两个过程最为重要。接下来我们来设计整个聚合SDK的登陆流程和支付流程。

我们先看登陆流程。如果不使用聚合SDK框架而直接接入SDK,那么渠道联运SDK的登陆流程是什么样呢?我们这里可以看下UC SDK他的登陆流程图:


2.jpg
1、“游戏客户端”调用“SDK 客户端”的登录功能,“SDK 客户端”引导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当用户使用“UC 账号”登录时,“SDK 客户端”调用“SDK 服务器” 接口进行身份验证

2、“SDK 服务器”密码验证通过后返回sid 及用户相关信息(包括:ucid、用户昵 称等)

3、“游戏客户端”在“SDK 客户端”回调通知后,可向“SDK 客户端”获取sid

4、“游戏服务器”可向“SDK 服务器”请求验证sid(调用用户会话验证接口,详见《UC 优视游戏SDK 开发参考说明书-服务器接口》)

5、“SDK 服务器”将sid 的验证结果和对应的ucid 返回给“游戏服务器”

6、“游戏服务器”将sid 的验证结果及ucid、用户昵称返回给“游戏客户端”

使用聚合SDK之后,游戏和渠道SDK之间要彻底解耦;所以,聚合Server中我们需要将游戏服务器和渠道SDK服务器之间的直接交互,变成聚合Server和渠道SDK服务器的交互。 我们看下U8SDK中统一登陆流程设计:


U8SDK登陆流程图
1、客户端接入抽象SDK框架,根据当前具体是哪个SDK渠道,调用登陆界面,然后传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SDK登陆操作

2、SDK登陆成功,会返回sid等信息

3、游戏客户端可以通过SDK抽象层的接口,获取到这个sid

4、游戏客户端拿着这个sid以及接入之前向u8 server申请的appid,渠道号等信息,Http访问u8 server进行登陆认证。

5、u8 server 根据当前传递的appid, 渠道号,去对应的SDK服务器进行认证

6、SDK服务器认证成功,会返回SDK服务器那边的用户信息

7、U8 Server拿到用户信息,生成一个u8 server统一的用户信息并存储。然后,紧接着返回给客户端一个有效的token。

8、客户端拿着这个token,去访问游戏服务器(多数是游戏登陆服务器)

9、游戏服务器,拿着这个token去u8 server 进行登陆认证。

10、u8 server 判定token有效,则返回给游戏服务器当前用户的用户信息

11、游戏服务器拿到用户信息,证明当前登陆成功,返回给客户端服务器列表等数据,登陆成功。

我们再看一下整个登陆过程的顺序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个流程的顺序:


U8SDK统一登陆顺序图

通过新登陆流程和老登陆流程的一个简单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老的登陆认证流程,对于每一款游戏,游戏服务器都需要和每个渠道SDK服务器进行交互;但是使用聚合SDK之后,游戏服务器只需要和U8 Server 进行交互就可以了,全部由U8 Server完成第三方SDK的登陆和登陆认证操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支付流程。如果不使用这套框架,游戏中直接接入联运渠道SDK,支付的流程我们以UC SDK为例来说明:


默认支付流程
1.“游戏客户端”调用“SDK 客户端”API 接口,提交充值信息; “SDK 客户端”引导用户选择不同的充值方式,输入充值金额。

2.“SDK 客户端”将sid、gameid、serverid 以及对应的充值信息提交给“SDK 服务器”;

3.“SDK 服务器”接收充值请求后,将返回对应“订单号”给“SDK 客户端”;

4.“SDK 客户端”将回调通知“游戏客户端”对应的充值“订单号”;

5.“游戏客户端”将接收到的“订单号”及相关的游戏角色信息(由游戏自行决定) 提交给“游戏服务器”;

6.“SDK 服务器”在处理完充值请求后,将通过异步方式通知“游戏服务器”充值 结果。

7.“游戏服务器”向“SDK 服务器”返回是否成功接收充值结果的标志(SUCCESS或FAILURE)。

同样的,使用聚合SDK之后,游戏和渠道SDK之间要彻底解耦;所以,聚合Server中我们需要将游戏服务器和渠道SDK服务器之间的直接交互,变成聚合Server和渠道SDK服务器的交互。 我们看下U8SDK中统一支付流程设计:


U8SDK支付流程
1、游戏客户端,首先请求游戏服务器要充值

2、游戏服务器拿着该用户的id和一些支付成功之后需要原样返回的数据,去访问U8 Server申请订单号

3、U8 Server生成一个唯一的订单号,同时数据库中生成一条订单记录,状态是正在支付状态

4、游戏服务器将订单号返回给客户端

5、游戏客户端,拿到订单号之后,带着订单号以及游戏里充值相关的数据,调用SDK抽象接口的支付接口,调用对应的SDK支付界面,进行充值操作。

6、当前SDK的渠道实现在调用SDK支付界面之前,需要把刚刚的订单号,放到渠道SDK支付参数的自定义参数中。这个每个渠道都是一样的。

7、渠道SDK支付成功,立马返回一个状态

8、同时,渠道SDK服务器会异步通知游戏开发商设置的支付回调地址。注意,游戏接入的时候,这个回调地址要设置到u8 server提供的一个地址。

9、u8 server收到充值回调,根据验证结果等判定,立马给渠道SDK服务器返回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状态。

10、然后u8 server根据自定义参数中的orderID,查询到对应的订单信息,再根据订单信息,获取到当前用户信息和对应的游戏信息,然后调用接入游戏之前,游戏服务器提供给u8 server的支付回调地址。这个回调地址,游戏服务器只需要提供一个给u8 server就可以了。因为游戏服务器只和u8 server交互。

11、游戏服务器收到回调,验证成功与否,里面返回给u8 server一个成功或者失败的信息。同时,给对应的玩家加游戏币。

我们通过对比两个支付流程图可以清晰地发现:新的流程中,通过聚合Server将游戏服务器和渠道SDK服务器彻底解耦;每个渠道SDK功能变化,都不影响游戏服务器。我们再发个顺序图,可以更直观地看下整个流程:


U8SDK支付顺序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概已经清楚,聚合SDK框架中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相关流程。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具体的来实现每一个部分:包括抽象层SDK接入框架,一键打包工具,聚合Server,渠道SDK的接入等。

我们在B站录制了视频教程,如果您对U8SDK手游联运聚合SDK感兴趣, 可以看下:U8SDK视频教程
同时,如果您也对手游聚合SDK开发感兴趣,也欢迎关注U8SDK技术博客:www.uustory.com, 或者可以加入我们的聚合SDK技术交流QQ群:207609068(1600+手游SDK相关技术人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手游联运聚合SDK——总体设计和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ai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