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
众里寻他千百度:迷茫的出口

众里寻他千百度:迷茫的出口

作者: 阳海堍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4:12 被阅读0次

    人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迷惘的,仿佛置身在一团雾气之中,昏昏噩噩、没有方向。

    记得那时的我,心生烦躁,静坐却不静心。夜夜失眠,却不知所为何事。我想,掉入雾霭茫茫之中,是万物必定要经历的事情,这或许是种历练吧。

    以人来说,降生在人世间,就从“无知”向“知”的方向前进,而行进的路上有漫天的云雾,我们在其中摸索、碰撞、积累经验,以求走向桃源仙境,得豁然开朗。

    以事来说,先有一件从未尝试过的的事情出现。而后对其疑惑不解、产生质问。实践的时候又屡次出错,然后渴望得到更多的相关资料,做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最后便熟能生巧、烂熟于心。

    以读书来说,先从兴趣书入手,逐渐觉得简单的故事已不满足,开始接触经典作品。期间大量的史料地理出现,于是阅读人文地理历史。历史串起来之后开始反省其本质,而后才达到哲学问题。这时候便一下茅塞顿开,原来的种种疑惑也不消而散。

    人生便如此,迷惘是注定要经历的孤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看似无有关联的诗句联系了起来之后,人生三境就如此巧妙的概括出来,真是独具慧眼。

    做人境界如此,读书做事也可套用公式。我便知道为何某阅读app里有个读书境界,也是以这三首诗命名:独上高楼、衣带渐宽、蓦然回首。从初识到迷惘而后柳暗花明。

    但其另外还有个扫地僧的境界。

    扫地僧,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是个武功高强、深藏不露的宗师级人物,隐居于少林寺藏经阁内,日常生活为扫地。

    而在“周利槃陀伽”的故事里,周利槃陀伽尊者是佛陀最笨的弟子,于是佛陀让他去扫地,边扫边念诵、思维两句话:“拂尘、扫垢。”他日复一日地扫啊扫,有一天他终于打破了自我的幻象,一切迷惑的根本,证得开悟。于是向佛陀禀告:“原来我扫的不是外相的尘土,而是要扫内心的贪嗔痴垢。

    尘是执着,而非泥尘,智者弃之;    垢是瞋恨,而非泥垢,智者弃之;    尘垢是无明,此外无他;智者清除此污垢与障碍,即得解脱。

    以此概括一下,扫地僧是为证悟过后,默默修炼的低调长者。这里的长不是年长,而是思想境界。重点在于低调,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也可以理解软件为何多加一个境界了。

    由此可见,迷惘的孤独又何尝不是最好的修炼?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候才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这时要努力修炼身心,而当终于明白的那一刻,烟消云散,豁然开朗。这还不够,成功了就自我膨胀也不行,只得慢慢的沉淀、领悟、端详自我人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证悟就在无尘内心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里寻他千百度:迷茫的出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ay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