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我看我朋友太邋遢了,也不打扮她自己,她说反正她去算过命,她以后和她的另一半就是普通人,人一生能过的怎么样,嫁的男人怎么样,都在命中,反正她也不抱想事业多好嫁的多好。反正横竖觉得她就这样,我觉得她就算知道命运如何也不能不活啊,她总是反驳我,事业姻缘都是普通人了,怎么努力能比得上投胎好的?”
问:“她的思想是对的吗?”
感想如下:
如果是气话,完全理解。
如果不是,那说白了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也就是说,少操心别人的事儿。
这并不是说,认同对方说的玄学又或普通那套,又或者说努力那套。同理,这也不是说你说的就是错了或一定是对的。与此同时,我也不是想做什么“和事佬”,然后来一套“各打五十大板”。
真心讲,这样的时刻我也会有:邋遢,不修边幅,认命,不想努力,乃至于不想改变。实际上,后来我发现,我并非真的不想,而是不希望别人来告诉我这些,倒显得我是个傻子,不知道想,不会自己想,以及不懂得想好的……这不是显得就你聪明,就你知道想,就你会想。
我是说,你想过没有,你除了告诉对方这些之外,你付出了什么呢?我是说,除了时间、精力之外。比如,你有没有告诉她,我可以和你一起进行,我可以把我的经验告诉你,我还愿意和你一起商讨计划并且相互监督。
也就是说,风险不共担,却想着共享成果。说白了是比“空手套白狼”还让人尴尬。因为尴尬已经造成。空手套白狼最起码从始至终没考虑过狼,你这一套属于好像考虑了狼又好像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白我说的吗?也就是说,如果对方真的按照你说的去改,成了,你完全可以居功自傲,败了,后果她独自一人承担。那时,你甚至还可以来一句,那是你没按照我说的去做,那是你没完全按照我说的做,不是我错了,而是你没做对。……我是说,但凡诡辩,但凡争对错,就一定知道,你不是真的多在乎彼此的关系,感情,乃至于理性,你想要的可能是自己也不曾深刻感受和体会到的,比如虚荣,比如认可,比如尊重。
因为,从你说的例子,最简单的,我说除了那些时间、精力之外,你还付出过什么。但,真正懂得尊重的人,真正懂得珍惜的人,一定是对时间和精力是有所觉察并且会特别留心的。很显然,你更在乎的是对错,是自己的对,是她人的错,是自己对了可以高人一等的对,是别人错了可以压人一头的错。
我是说,如果你缺乏对自己的尊重,那就别说什么为了别人好。因为本就不平等的关系,谈什么帮助呢?不过是想用施舍的态度去留下帮助的名字。如果你说,你是好心,是提醒,是善意,那么,我会说:适可而止。就像君子不救。
再回过头来说说她。她说的几个关键词都是些很常见的词,命,普通,婚姻,努力,包括投胎。这其实已经实现了闭环了。说白了是,从生到死好像都想了,却无力,乃至于无奈和无望。面对这样的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情感,我认为真正该照顾的恰恰是她的情绪。这种时候真正该关心的恰恰是现实。言外之意是,道理是说不通的,也还没到讲道理的时候。也就是说,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的说教无异于伤口撒盐,雪上加霜。
说白了是,别人还什么都没说,还什么都没行动,还和过去一样,在你这儿就定性了。
这有点像以前的我和父母吵架。既然你要气我,那我只好发起反抗了,两败俱伤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呗。随便你咋的,爱咋咋地呗,别惹我,别说我,不关你事,也不需要你操心。这是我的事儿,你凭什么趾高气昂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呢?要知道,道德是律己的啊!
可能对方只是没说出这些话,又或不忍打击你。因为讲真的,这很冒犯且很没有边界感。当然,这指的是关系不清不楚不远不近,如果是家人朋友,是交心的那种,讲真的,你就要明白这里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有要求。
说白了是,家人和外人的区别就是有要求。因为是家人,因为是亲密关系,所以有要求简直不要太理所当然了。就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像光宗耀祖。就像衣锦还乡。而这里的要求实际上包含了一条潜在的信息,那就是这份好首先是你是最大的受益人,是真正对你好的,其次才是能给家人带来的。
你说的这些当然也符合却也不符合。符合是对方确实是最大受益人,不符合是你的身份,你的姿态,你的“道理”本身。
简单说,你指望让一个人轻易相信你的道理,然后这样去活,它会不会比对方看到你获利,继而因羡慕嫉妒乃至于仇恨你的获利,继而被诱惑,然后去请教你,哪一个更容易呢?换句话说,你说的那些对方真的不懂吗?你说的那些真的符合现实吗?以及你说的你自己有没有做到且结果又如何呢?切记,不要以己为尺去劝人。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说白了是什么,哪怕你成功,你荣耀,你沾沾自喜,得意洋洋,扬眉吐气,乃至于功成名就,也不见得别人就一定能做到如此,或按你说的就一定是如此,更不是说谁说的就一定管用,这些和你说的,或说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说,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说这是你的事儿,从始至终是你的事儿。简言之,你能做到别人不一定能做到,你做不到也不见得别人做不到,同样,你做不到别人也可能做不到。最关键是,你做到了别人做不到,并不见得就是别人的问题又或你的问题,很可能都不是。因为它只是生活的一个维度,一个面,从来不是全部的真相。
然后是什么呢?就像最后我和家人达成和解。实际上,我真正理解后我才慢慢认清一个现实:与其劝人好,不如自己好;与其他人好,不如自己好;与其众生好,不如好众生。
我是说,你想说服一个人是不现实的,但你可以影响,和感染他人;你想改变一个人是不现实的,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和环境以及一些事儿;你帮助一个人是不现实的,但你可以一起想办法,和对方站在一起,还可以是等对方需要的时候再出现。最后这一点可能比较容易被误解,倒像是帮助也变成不现实,善也是错,对也是不对了,不,我是说,如何让对方认识到很关键。这就是涉及思想了。说简单点是思想,说复杂点叫智慧。
简言之,知识可传授,经验可传授,但自主意愿,自身悟性,灵活运用,创造,改变,乃至于学习,成长和进步,这就需要智慧了。
所以,不是谁的思想错了,而是思想是整体的,是完整的,如果你企图通过一些碎片的,片面的,乃至于所谓道理的东西去打碎这些,未必是善的。只能说,各自际遇,各人造化,各自珍惜吧。
所以,这不是对错问题,更不是是非好坏的分辨,而是你还沉溺于问题之中,殊不知,在问题之外,你们并无太大差别。就像是非不分和是非分明,本质都脱离实际,更贴切的可能还是一句:因缺有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