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直以来的主流思想就是小时候读书,然后出去赚大钱,这样,很自然就会在学校拼了老命读书考高分,在社会拼了老命赚大钱。但真的应该如此吗?
仔细读读这句话:教育领域,怎么学属于技术问题,学什么属于政治问题。
细细想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考高分和赚大钱都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能被别人带歪了。高分和金钱并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我们真正在乎的是财富。
所谓财富,就是直接对人们有用的东西。
比如食物、空气、水、思想就是直接对人们有用的东西,这就是财富,而金钱,只不过是换取财富的凭证。
所以在外漂泊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积累财富,而不是赚大钱。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高手都会苦口婆心告诉别人,年轻人要注重自身发展,不要紧盯着工资的多少。
02
如何积累自己的财富?
要么自己创造财富,要么获取现有财富。
不要觉得创造财富很难,其实非常简单,打扫卫生端茶倒水带快递都是财富的创造,但人们容易忽视掉这些琐碎杂活的价值,特别是老板,有没有?
这个也不能怪老板,主要是中国人多,创造的财富在很多情况下有价值,但都不值钱。
想值钱,就去创造那些很多人都争着抢着要并且别人难以创造的财富,比如成为网红、明星、核心骨干。
创造财富是很讨人喜欢的事情,但获取现有财富很容易伤害别人,常常闹得不愉快。
财富分为三类,一类是用钱买不到的财富,比如充满智慧的大脑;另一类是能用钱买到的财富,比如房子、车子、书籍、课程;还有一类是能免费获得的财富,比如空气。
想积累财富,财富观就十分关键。
所谓财富观就是:积累财富的途径是创造财富,还是直接获取现有财富。
03
你的财富观会影响你的一生。
大多数公司会倒闭,大多数人会失败,都是因为财富观选择上出了问题。
很多人学的技能并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学的直接获取现有财富的技能,很容易演变成为了赚钱不折手段。
在互联网赚钱的方式:卖东西、抢东西、偷东西。
卖东西领域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再烂的东西都能卖出去的才是好销售”。这不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过程,一个好的销售会让人感觉不到他是销售,你会说乔布斯、雷布斯是销售吗?
很多人毕生所学都是如何用一个稀烂的东西去获取现有的财富,去空手套白狼,而不是创造更多财富,只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到处坑蒙拐骗。
你是想通过创造财富来赚钱,还是想通过直接获取现有财富来赚钱?
如果你想成为高手,最好是去创造别人认可的财富,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庸庸碌碌,那么就去思考如何直接获取现有财富。
比如炒股、炒币、赌博、集资都是直接获取现有财富,财富再分配的过程,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容易倾家荡产。
再比如常见的打折、给回扣、分红都是直接分配现有财富的过程,很多人都用这种方式兜售垃圾产品,而不是努力去做一个好产品。
判断一家公司、一个人的财富观是不是创造财富,直接看产品体验感就行了。
如果不注重产品体验感,铁定不是以创造财富为宗旨,很大可能性是以坑蒙拐骗现有财富为宗旨,你就要小心了。
04
返城首先获取的是自然财富,追求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充实,至于赚钱只是获得这些财富的手段。
想赚大钱,就去创造人们需要的财富然后去换回来钱。
比如今天是情人节,你给别人介绍一个合适的男/女朋友,就是在创造人们需要的财富,如果是两个走在一起的人,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增加的越多,创造的财富越有意义。
判断一个人积累财富的能力,两点就够了。
第一点,看看他/她的女人/男人。
我们无法决定父母是谁,但能决定爱人是谁,看这个最直接,至少小家和才能万事兴,这是底线,打破这个底线是无法好好积累财富的,别的不说,精神上是痛苦的,整天会为了琐碎事耗费大量财富。
写到这,旁别的小屁孩问我:“像你这种单身狗🐶️怎么看?”
“🙄️看你个头”哈哈哈,我笑着说。
看看TA的脑袋是不是会经常为情所困就可以了,如果是,十个有九个半积累财富的能力不行。
第二点,看看他/她的微信朋友圈。
打开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一条杠的话,如果不是针对你,那么这个人也太保守了,直接不用看了,如果TA是大师级人物,你也肯定早就知道了。
如果常用的微信号是长期三天可见,一般般保守,那么就等啥时侯开放朋友圈至少到半年再看吧。
开不开放朋友圈和开放多久是态度问题,不够开放怕暴露自己的态度,是积累财富的一道天花板。
如果能看到朋友圈,那么就看看TA发的内容是在为他人创造财富,还是充斥着浮躁的气息整天强力推销自己,生怕别人不知道今天看了几页书,昨天跑了几里路。
如果是后者,难成大业。
如若本文带给你启发,欢迎(点赞)留言并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