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外兼修的公西华

内外兼修的公西华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2-11-10 20:54 被阅读0次

孔子的弟子中,要论人际交往的高手,公西华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我们看《论语》中的一段描写: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我怎么敢当!不过为之努力而不厌烦,教诲别人而不疲倦,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对于老师的感慨之言,公西华的回答真诚又谦卑,恰当得体。

这样的学生,老师怎会不喜欢呢。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优秀学生,《论语》中的另一段故事,有人认为孔子对公西华是略有不满的。我倒觉得未必如此。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请求给他的母亲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轻便保暖的皮袍。我听说,君子救济急需的人,不救济富人。”


公西华出使齐国,应该在短期不会返回家中。做为同学的冉求,为什么会觉得他的母亲需要救济呢?

可见公西华日常穿着是很朴素的,生活用度上不奢侈,并且以他的高情商,和同学也都相处融洽。

公西华出国时,穿着用度一反常态,是因为他觉得,做为一个使臣,穿着高贵,车马华丽,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而非个人。

看平时,公西华的言谈举止,以及孔子对他的表扬。

也可以知道,公西华是个知进知退,言行有度的人,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工作,不顾及母亲的生活需要的。

文中,孔子描述公西华出使齐国时的装束,只是说出事实,并没有贬低之意。

因为孔子了解这个弟子的品行,所以从他“乘肥马衣轻裘”上,判断出了他的家境其实不错。

这才有了最后那句对冉求的忠告:

“君子周急不济富。”

孔子对公西华一直是赞赏的,就像公西华对老师,始终也是推崇尊重的。

公西华的善于交际,并不是巧言令色,一味取悦于人,而是真诚而谦恭。

这背后,是长期的自我修养。

相关文章

  • 内外兼修的公西华

    孔子的弟子中,要论人际交往的高手,公西华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我们看《论语》中的一段描写: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

  • 内外兼修

    有那么一撮人 自以为 有内在 就以肤浅之名 轻蔑注重外在的人 根本原因其实是 自己没外在 那 韬光养晦的五官...

  • 内外兼修

    原来~ 人是可以这样活的 原来~ 不止7年就可以活一辈子 一个人56岁可以活出好几个人的一生 原来~ 对世界认知、...

  • 内外兼修

    我想我从来都没有此刻这么关注自己。 所谓内外兼修------内修自信、智慧、知识,外修身材、容貌、体态,...

  • 内外兼修

    于内:灵魂、性格、思维 于外:文化、制度、经济

  • 内外兼修

    手洁心清,内外兼修

  • 内外兼修

    请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面目可憎,嘴碎的人

  • 内外兼修

    《盘山语录》要人积善心:“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心方成,可不慎之...

  • 内外兼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内外兼修,几十载的人生旅途,看过这边风景,必然错过那边彩虹,有所得,必然有所失。有时,我们...

  • 内外兼修?

    今天手痒痒,想写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写啥,不知道是否新手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呢? 先不管这么多,写了再说。 今天看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外兼修的公西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ia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