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两首》教后

《古诗两首》教后

作者: 卜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5-15 23:06 被阅读113次

教学《池上》和《小儿垂钓》。都是关于小孩子的。理解词语,弄懂诗意,感悟形象,通过读、思、交流,完成以上三个任务。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第一句没什么问题,“小艇”不知道是什么,可以猜,也可以看课文插图。

第二句中“偷”很关键,有的同学一开始就说小娃去偷别人家的莲蓬,这样理解肯定不合理,但我又不能直接告诉他。于是,先放下诗句不管,单看“偷”这个字有几种意思。甲说,不经过别人同意,拿别人的东西就叫偷。对,私自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是偷。这个意思大家都能想到。“偷”的另外一个意思却需要提醒了。我说,大家都去上信息课,有个同学偷偷的回到教室,这里的“偷”是什么意思?乙说,是悄悄地,不告诉别人。就是瞒着别人,悄悄地做一件事。那诗歌中的“偷”选哪种解释呢?丙说,悄悄地,这个小孩撑着小艇,采白莲,是瞒着大人的。一个“回”字告诉我们,小娃已经采完往回走了。插图上也画得很清楚,小船上摆着几个莲蓬呢。

这个小娃很聪明,丁说,他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头上还顶着一片大荷叶。

可是,他毕竟是小孩子,他以为自己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别人不会发现,事实真是如此吗?

李同学说,浮萍暴露了他的行踪。相机理解“解”和“一道”的意思。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苺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写到了小孩的样子、坐姿、动作和心理。题目里有个词可以替换“稚子”,那就是“小儿”,再看图,一下子弄懂“稚子”的意思。“学”让我们感受到小孩的顽皮可爱,为了钓鱼,形象也不顾了,斜着身子坐在青苔上,周围的草很茂密。选这样一个地方学钓鱼,绝非偶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路人打听道路,他却远远地跟他招手,让他近前再轻声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哦,是怕鱼受惊跑掉呢。

在我们的问答中,词语理解了,诗意也弄懂了。

看到“蓬头”,想到了《诗经》里的:“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也想到了上周拍的“一年蓬”。

最后,补充了几个同样写小孩的诗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古诗两首》教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两首》教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ku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