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东亚圈子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更是面临的巨大的发展压力,从而,国家的压力转移到人民的身上,日本人在重重压力之下,有的开始寻找逃避之法,但多数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繁华的世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木讷,无知,残忍,冷漠,幼稚。
日本动漫导演多数重视情感分析,画面的精美度,特定环境营造,也注重情感内涵的传达。许多的动画导演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她们想要唤回人们的自我,开启了一部部追寻自我母题的电影,而其中又以治愈系和热血系中表现最多。故本文将从治愈系和热血系
这两个大类分析自我追寻母题。
治愈系
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中,千寻与父母搬新家的途中突然落去神秘世界,为救父母,千寻不得不开始工作,荻野千寻进入魔幻世界后被汤婆婆改名为千,而后开始了战战兢兢的辛苦工作,影片着重突出了一个画面——“”写着千寻名字的纸张被汤婆婆用魔法烧成了灰烬。也就象征着千寻这一孩子的身份暂时性的失去。
而后
千寻作为一个误入神隐世界的未成年人,在代表着社会的汤屋里越来越如鱼得水,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千寻渐渐快要忘记自己的初衷,自己的名字。这时白龙出现了,他告诉千寻永远要记得自己的名字,忘记的话,就回不去了。千寻终于想起来自己的名字,想起来自己要做的事,救白龙,救父母,坐上那趟有去无回的单向列车,义无反顾,勇敢无畏。
在近年大火的新海诚执导的《君の名字》中,一场灾难使得时空发生扭曲使得两个青春少年少女互换身体,彼此的羁绊像三叶头发上的红绳缠绕飞舞。时空再乱,男女主角之间怎么也想不起互相的名字,要出口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时也突然忘记了。
三叶和泷这两个名字在纸上消失,像是从来没出现过一般,忘记彼此的姓名。作为一部表面讲述爱情的电影实际上隐喻了在不同时空自我的坚持,初心的坚持,当有一方不那么努力的坚持了,那根红绳就会散开,
二、热血动漫中
再另一部陪伴我们成长的动漫《火影忍者》中主角鸣人一生追求要成为火影,到最后,他终于成为了火影,可是却仍然不知道自己是谁。鸣人的一生都在跌跌撞撞里渡过,太多的经历磨平了他尖锐的棱角,他最终也成为了一个内敛的大人,抱着自己的孩子轻声哄着,这时,那个黄色头发,双手叉腰,咋咋呼呼大喊着“我叫漩涡鸣人,喜欢的东西是泡面,讨厌的东西是等待泡面好的三分钟,我的兴趣是品尝和比较各种泡面然后将来的梦想是超越火影我要让全村人都认可我的存在!”的神经质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沉稳的男人,岁月无声,成长究竟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关于火影的追寻,鸣人从来没有停止,而只有真正成为火影了,鸣人才发现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是谁。
佐助成为忍者后就抱着复仇的信念,为了复仇,不择手段,而故事到了最后,大仇得报,反正哥哥实际是为了保护他才灭族的,一生追求的信念突然变得可笑,除了复仇者,佐助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跨越山河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才发现平凡是唯一的答案。
那些小孩最终长大,好多坚持了初心,也好多走偏了方向,成长的历程好多也是失掉自我的历程。从这个层面来说,火影忍者其实是一场关于青春的悲剧。
两者共同点:都是经历失去之后才获得
不同的:治愈系使得你治愈,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描述。总是有人帮助主角,带领他追求或者找回自我,而且世界仍然怀有美好,过程曲折但结局总是好的,因为要起到治愈的目的。是一种:世界繁华,我沦陷了,但因为机缘巧合,我总能找到自我,走到正确道路上的价值的套路,传递的是自我的追寻极其重要,所以拼尽全力也要追的价值观念。往往坚持自我的主角总能化险为夷,收买人心,用善良的普世光芒照耀他人
而热血系则比较隐晦,是怅然若失,是蓦然回首,是热血沸腾之下的满目苍凉是功成名就后的满地枯骨,传递的是经历漫长的成长来失掉自我或者是重建自我的价值观,或以喜剧来实现哀伤消亡的结尾。遵从于人类本身的生活轨迹,热血的青春,追寻自我的时光,一去不回,使得人们在迷失中反思关于自我的追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