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思想,乐助
心理学"三大效应"――得到笔记

心理学"三大效应"――得到笔记

作者: 辛平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22:04 被阅读0次

在得到看到三本书的介绍与大家分享。

1.《路西法效应》

重点内容:
首先,详细解读津巴多教授1972年斯坦福模拟监狱所设置的情境,如何使原本并无分别的两组实验对象在短短六天后变得迥然不同。
其次,权威服从、角色扮演、从众等多种心理机制的共同参与,导致了路西法效应的产生。
最后,总结为善为恶只在一念之间,我们可能屈从于情境化身恶魔,但也一样可以对抗情境成为英雄。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就是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说让人瞠目结舌,让当时的心理学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度。那这个斯坦福监狱实验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得出了什么结果,又揭示出什么样的深刻内涵呢?这本津巴多教授亲自撰写的《路西法效应》一探究竟。

路西法是西方宗教传说中的堕落天使,曾经非常受上帝的宠爱,但他过度骄傲,后来背叛了上帝而堕入地狱。在有些说法中,路西法甚至被认为就是恶魔撒旦。那么什么叫路西法效应呢?津巴多教授提出:不论是细微还是明显的情境因素都可能支配个体意志,轻易地诱惑心智正常的普通人去做出无法想象的坏事,让我们从上帝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堕落成恶魔撒旦,这就是所谓的路西法效应。

2.《安慰剂效应》

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安慰剂效应的作用,它能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让健康的人患病。而且不管你是不是知道安慰剂效应的作用原理,安慰剂都能对你产生效果;
第二个重点是安慰剂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人体确实存在自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大小取决于你周围社群关系和生活幸福的程度,当你身体一直处于比较糟糕的状态,最好先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
第三个重点是,作者提出了整体健康界标和六步疗愈法,让我们普通人也能自己给自己开处方。

本书的作者莉萨·兰金原本是一名出身于医学世家的临床医生,后来为了宣传新的健康理念,成长成为一名作家、演说家。同时她还是线上健康社群“OwingPink.com”和网站“LissaRankin.com”的创办人。她的代表作有《恐惧的治疗》《剖析内心的召唤》,在 Ted 发表的演讲“健康理念中那些令人震惊的真相”,影响了超百万人。

作者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围绕着心理力量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而展开的一次健康教育。莉萨发现,在这个妄图用药物和手术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人类忽视了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自愈力。

六步疗愈法
第一步是相信自己可以疗愈自己。所以你一定要跟自己的大脑强调“我会更加健康”。
第二步,找到恰当的支持。这里说的恰当支持,不仅仅指你身边的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你的医护人员。就像我们刚才说到的,当你相信你的医生会解决掉你的问题,心里一放松,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第三步,倾听你的身体和直觉。
第四步,诊断疾病的根源。
第五步,是为自己开具处方。
第六步,对结果放手。

3:《皮格马利翁效应》

是指用来指代人们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对一些人赋予了强烈的期待,那这些人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有时人们也称它为期待效应。

主要内容:

一、 创造幻想
1. 婴儿用幻想安慰自己;
2. 人们成年后用幻想猜测别人的心理;
3. 幻想的方向取决于你的需要。
二、 创造别人
1. 投射认同:指的是人们会无意识地诱导别人,让这个人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
四种投射方式:
(1)引导别人做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行为,然后再惩罚他人;
(2)把优秀的特质寄托在别人身上,通过把它投射在别人身上,让这种特质继续保存下来;
(3)用你身上具有的某种品质,召唤出其他人身上跟我们相似的东西;
(4)安排另一个人去体验你自己不想承受的痛苦。
三、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他符合你剧本的角色定位;
2. 在你的鼓励下,对方会越来越表现得符合你的预期。
四、关系中的问题
引拒值:它指的是一个人可以被创造的程度。一个人后天会形成一些特质,与他人的相处中,人们根据你身上的这些特质会给你贴上标签。我们每个人都有标签,这些标签会强化人们对待你的方式,让你更容易被选中扮演固定的角色。用引拒值的概念解释就是,你对这个角色的引拒值很强。
1. 这个人除了扮演你需要的角色,他还会在其他人的舞台中扮演其他角色;
2. 你会只看到他的行为而忽略了他的感受;
3. 对方也在时刻变化着。

我们在跟人的相互作用中创造自己,也创造彼此的关系。就像心理学中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待什么,人们就会成为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三大效应"――得到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lq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