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动物在面对痛苦时会不停嘶吼,而人类,在现代文明下的人类在面对痛苦时,大部分时间并不会嘶吼,更多的是一种忍受。从此处也可以看出人类在逐渐远离自然,嘶吼很多时候会被贴上不理智,发疯,有精神问题等标签,而恰恰与这些标签相反的,嘶吼的本质却是十分自然化的,如同动物们在面对与人类相同遭遇时必然会做出的反应那样。
严格意义上,灵魂属于宗教学的范畴,而我想从生物层面讲一个本质性的概念,以灵魂未命名。当我们看到一只动物不再嘶吼变得麻木时,具有共情能力的我们,即使透过视频也能感受到那种暗淡无光的感觉。而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同类时,我们大多时候都是木讷的,因为我们太关注自身的感受,而这份自私的自我感受本质上也来自于无法嘶吼。
当一只动物变得麻木,不再嘶吼之后,他对外界的痛苦不会再敏感,他会学会接受。他不反抗了,他认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而我们人类对待我们的同类,往往都是会从这个为出发点去考量。我们人类去观察这样一只动物的遭遇时都会明白,这不是一个自然的,健康的状态。些许敏感的同类或许在内心深处激起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当我们面对无神的动物时,灵魂在此刻缺失。而当我们面对彼此时,却是那么苍白无力。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大部分的人无法嘶吼,无法嘶吼的你又如何去体会另一个无法嘶吼的他呢?注意,在此刻我所说的嘶吼已不再是广义上的生物喉结震动所发出的声响,而是人类的本质属性。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就会清晰很多:一只被折磨许久的猴子关在牢笼中,他所想的第一件事必然是蜷缩。而在他的另一边还有一个牢笼,其中也有一只猴子。他俩就这样在彼此的牢笼中蜷缩着,然后呢?便是沉默,以及无声的悲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