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爱写作,爱生活!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六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六

作者: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0-01-21 23:18 被阅读0次

    转移

    将情感或行动倾向从原来激起他们的人或事物重新指向另外的较少情欲联系的对象(人或事物),叫转移。通常,将情欲转变为行动,并直接指向激起反应的对象,一旦转移了对象,威胁就解除了,精神痛苦也就趋于缓解。

    由于所转移的新对象给人的情欲以较不充分的满足,而所压抑的情欲并未消失而蠢蠢欲动,以致当事人只能反复地转移。

    不仅强迫症可以用转移来理解,很多恐惧症也可以是转移的结果。

    最近,晚上迟迟不睡,困的睁不开眼睛也不想睡,我觉得是借此转移自己的恐惧,因为自从老爸的病理报告结果出来,我这种情况才开始出现。以前偶尔也有,但很少,最近比较严重。就是因为我借此转介对于老爸身体健康状况不可预知的结果的担心害怕的情绪,因为目前我还不能承受这样一个结果。但是又没有其他良好的渠道让这种情绪能够流动起来。我知道之所以转移,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情绪没有很好的释放,只能换一种方式来缓解焦虑。

    由于转移所指向的新对象起着替代或象征原来激起情欲的人或事物的作用,所以,有时也叫替代性满足,或叫象征化。

    有家长因为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成功,转而在工作上努力,做的非常出色,这是替代性满足。

    偏恶就是“建立在错误且不易改变的概括之基础上的憎恶”。原来的憎恶不仅有转移,而且普遍化了。

    这应该属于以偏概全,比如有的时候两口子吵架,本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结果最后会上升为对方的人格都有了问题,甚至对方整个家族系统都不好。俩人的事变成了两个家族的事。

    除了某些特殊的偏好,如性偏好障碍,异食症外,偏好并不妨碍人际交往和心理功能,不是病态的。

    偏好与偏恶不同。偏恶一般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心理功能,但偏好除了极个别的几项外,其它的都不会影响人际关系和人际功能。比如我最近偏好曼陀罗绘画技术,走到哪带到哪,今天晚上同学聚会,还带同学们体验了一场,同学们觉得不错,增进了同学间的联系。可是如果我爱吃呢?特别偏好某种食物,吃的时候顾不得别人,一次两次别人不会说什么,可是时间长了,别人可能不跟我吃饭了。如果我讨厌某个人,可能压根都不跟他一起吃饭。

    如果转移的对象使人得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行为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扬,就叫做升华。

    还是说我自己,最近比较焦虑,每天都会写一段文字,每天都会画一幅曼陀罗作品,所以在这个方面我就有了一些收获,一些经验,在工作中可以助力我更好,所以这种转移就是升华。

    理智化

    过分使用抽象思维,或者,以普遍化或概括化的形式处理个人情感上的苦恼或心理冲突,以掩盖个人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不快,这种防御机制叫做理智化。

    有的时候。我们给别人讲道理,谁家没点事儿呀?哪有过不去的坎呀?大家不都这样过来的吗?就是把当事人的痛苦普遍化。其实掩盖忽略了感受。有时也用在自己身上,比如孩子叛逆,自己实在改变不了,就劝慰自己,别人家也这样,孩子都得有这些经历。而不顾及自己内心的痛苦。

    理智化的一种表现是专注于思考“人事”的因果关系,几乎完全忽视人的动机和目的。

    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痛苦完全归于客观原因,避免反感和体验自己的内心活动,从而冲淡内疚和耻感的痛苦,这里也有理智化在起作用。

    这是不是外归因?你看,都是老师出的题太难了,画的重点没有考,等等。

    合理化这种防御机制远比理智化更为常见。合理化指为自己所不能接受的观念和情欲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合理化的特点在于只要自己觉得合理就行。不像理智化那样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穷究性,也不企图完全掩盖或抹杀某种情欲。

    过分使用合理化的人,很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发生困难。因为明明没理还强词夺理,使别人很难跟她亲近或和睦相处。

    强词夺理?总有理?有个同学原来就这样,明明是不对的,他也非得说出个一二三条,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的,他是对的。哪怕过后再反思,哦,原来真的不对。可是,当时,一定要挣到自己是对的,所以大家一遇到类似的事,就不争了,因为知道辩不过,辩的多了也没意思,还生气,破坏关系。我们都说他不讲理,难相处,好斗,属公鸡的。

    代偿

    代偿是力图超过别人以掩盖自卑之痛苦的防御机制,这是狭义的代偿。

    代偿可以是自觉的和建设性的,其效应是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

    代偿并不限于自卑——自尊的需要未得到满足。马斯洛所说的三种基本需要未能得到满足都会导致过分代偿。

    生理上有代偿,比如眼睛看不见了,耳朵会特别灵敏。手受伤不能拿筷子,最终脚代替手的功能,会抓握等。心理上也有代偿,比如安全感不足,就会自卑,代偿的结果就是苛求完美。苛求完美就是要求自己必须做到某个标准,做不到不可以。比如,总觉得自己的嘴巴应该是什么样子,眼睛是什么样子,通过各种方式力求达到,做不到,还是不断去做。

    只有逐渐深入的理解自我,用发展人际关系的积极行动去满足需要,同时发挥个人的潜力,才是积极的心理卫生之道。显然关键性的一环是去压抑。要去掉压抑,就必须改变对自我的态度,从自我否定转变为自我肯定,即自尊之确立。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没有自我。所以要改变对自己的态度,多多肯定自己,通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造丰富的支持系统,让自我不断强大。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只有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保持和增进心理卫生,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是不可分割的。强调“用发展人际关系的积极行动”来对付心理冲突,道理在此。

    退行

    退回到心理发育的较早阶段之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模式等,以回避现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叫做退行。

    退行可以是适应性的。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依赖心理总是不利的,因为心理治疗要求病人发挥主动性。

    今天晚上,同学聚会,四十多岁的人一瞬间回到18岁,完全都不是平时见到的模样,俗话说的人来疯。只有极少的人刚开始还端着,不能破坏形象,因为有人带了孩子,孩子都十八九了,可是最后也端不住了,这就是退行。不过饭吃完了,聚会结束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在出房间门的那一刻,大家即可又回到了当下四十多岁,变化真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ms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