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或许会是不错的例子,可以分享给到题主。
这位妈妈非常年轻,从表面上看,她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太多章法可言,但她的孩子身上,既有3岁孩子身上活动好动的一面,又同龄孩子身上没有的能够冷静倾听和分享沟通的“成熟”表现。
我观察后发现,除了“伤人”、“粗暴”言行之外,她极少对孩子“立规矩”。
有次我们在朋友开的大排档吃饭聊天,期间孩子看到店里的活鱼,立即伸手去抓,我都要下意识去阻止的时候,她拦住了我。
会不会有细菌?万一活鱼动静太大孩子受到惊吓怎么办?我在内心OS。
结果人家小孩子玩得非常开心,倒是鱼群受到惊吓四处乱窜,鱼缸里的水也溅得小朋友一身。
首先,应该先了解孩子发育过程中的心里动态:
2岁的孩子很多时候还处在一个对外界展开认知探索的阶段,主要体现在用肢体行为去感知所有眼前事物,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他发展成长阶段中近乎本能的需求,但这也是她成长世界里的“大冒险”。
比如,爬桌子就是一项满足认知需求的冒险,如果你不让她爬,她会哭闹发脾气,让家长头疼。但事实上,这种发脾气的情绪表达,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她开始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开始对“自我”有了意识。
所以,认为满足孩子“探索冒险”的需求是在纵容孩子“瞎胡闹”,是溺爱,这是非常大的误区。
到了3岁之后,这种成长会变得“飞快”。3岁的孩子会表达自我的意见,意识到我的、我会和我要,并且对表达和实现的欲望格外强烈。而只有在“自我意识”健全完整之后,孩子才能开始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
但在2岁的时候,她很难意识到自己这种冲动来源,对家长的情绪和教育感知也非常有限。
有一个原则或许能给家长们提供一点思路:2岁的孩子,在越感到自信安全的时候,就会表现得越好,在以后的性格养成上,就能形成大胆、自信和快乐等特征。
在孩子有认知需求,但有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她的需求,这个满足,可以是延迟满足。
不知道如果我说“她想要爬桌子就在保证孩子和物品安全的情况下让她去爬和体验”,这样对题主来说有多大实现难度?
就比如前面小朋友抓鱼,让她去抓,如果因为鱼的跳跃让她害怕,她自己会停下来,如果她是第一次感受到害怕,那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情绪经历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
那相反,如果你不让她爬桌子,她会怎么做?
相比于成年人,小孩子有与生俱来的耐心和抗挫折能力,而恰好在2岁左右,她处在用行为反复测试周围环境的阶段。
这两个因素汇集在一起就意味着,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可能会无数次想爬上桌子,也许下次你一个转身的功夫,她自己就上去了,你辛苦建立的规矩也被成功打破。
当然了,很多父母认为,这恰好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这不是不行。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出现了“滥用指示”的情况,对孩子来说,个体用于实践探索的空间本就有限,加上家长们“禁令”过多,到处都是不能触碰的东西不能去的角落,那么孩子自己也会懵掉。
把孩子带到房间,哭的时候陪她,是不干涉孩子情绪并进行安抚的有用的手段。但或许因为之前禁令次数过多的原因,这一次失效了。
说完孩子,事实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是需要学习成长的,尤其是对于更为“感性”的妈妈而言,意识到自我情绪并加以控制、正视孩子行为和哭闹等,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学习过程,或许比教育孩子的“干货”要难得多。
但如果父母不会学习这些能力,不仅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还有可能延误教育引导的机会,因为相比起大人,孩子的成长进步速度更快,她很快会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父母也会迎来新阶段的挑战。
我将这个问题转发到朋友圈,有很久没聊的朋友私信我,你又没有孩子,为什么有这些育儿经?
事实上,这些知识只不过是我私下学习的成果罢了。其实很多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阅读。
既然说到这了,我想再次就阅读习惯给大家提供点建议。
现在电子书阅读器种类还是很多的,功能都是大同小异,最近我就在使用稻壳阅读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功能—导出笔记
导出笔记的业务逻辑如下:
如何使用导出的xdm(笔记)文件?
1. 进入稻壳阅读器
2. 打开之前做笔记的文档
3. 导入xdm文件
4. 导入成功,即可将笔记添加到当前的文档中
优缺点
优点:
1. 在无网的情况下,可以将“笔记”带走
2. 可以在不登录的情况下导出导入笔记,相对灵活
缺点:
1. 需要明确标注“笔记“的名字,不然容易导入到错的文档中
2. 在“笔记“传递过程中相对比较麻烦,也有可能出现误操作
个人想法
可以在当前“笔记“功能的基础上,加上”云笔记”功能,这样可以更方便些…
对于稻壳阅读器-导出笔记功能暂且分析到这里,大家对于在使用阅读器时都比较在意什么功能呢,可以留言讨论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