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欧洲印象(四)

欧洲印象(四)

作者: 龙卓奇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02:13 被阅读0次
    欧洲印象(四)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老祖宗里,有不少雄才大略的有为君主。他们孜孜以求的,就是开疆拓土的那份愿景。从秦皇汉武长年拓边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皇帝对于周边疆域总是寸土必争,而且志在必得。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这是唐代杜甫对此发出的议论。在他看来,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只是君王满足个人一己私愿,不顾人民死活的昏暴行为。“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当时的悲惨现状确实如此:“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诗人笔下的社会,是何等一种民生凋敝的景象!无怪乎一生关注底层百姓的诗人杜甫,要发出这种愤怒的呼号。

    我因为没有诗人那番颠奔离沛的经历,感受不到战乱人生的切肤之痛,所以和他想不到一块。在我看来,当时的皇帝或许也有情不得已的苦衷。国家捍卫领土的重要性,比起老百姓的休养生息,在皇帝看来,是否更加紧迫。何况秦汉时期,我们面临的对手,其实是当时世上首屈一指的狠子手。

    欧洲印象(四)

    如果不是来到欧洲,亲身感受到布达佩斯广场上那些骁勇善战的匈奴猛士纵横天下的业绩,我也不会如此体谅大汉天子的苦衷。

    两千年前的匈奴人,一直游牧在我国甘肃陇右以及内蒙西南一带。他们频频东顾,觊觎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所以屡屡犯边。在与汉朝边军旷日持久的交战中,应该说一直占不到什么便宜。那个时候的汉朝军队,实际上是一支现代化的正规部队。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名字,卫青、霍去病、李广、周亚夫这些将军,就是与匈奴的各种战斗中得以扬名立万,彪炳千秋的中华英雄。

    这种边境线上的两军对峙经年累月,战事绵延,一直持续到公元一世纪中叶。匈奴人逐渐服软,入表归顺天朝。从此,两国关系进入缓和期。即使百年之后东汉朝廷因内乱瘫塌,群雄割据,三分天下。面对趁乱入侵的大好时机,匈奴人再也提不起兴趣。在这段动乱时期,他们反倒频频派遣使者,与雄踞北方的曹操交好。

    烽火硝烟的大漠战场变得冷清寂寞起来,原本对阵双方都在忙活自己的目标。几十年倏忽而过,彼此相安无事。直到三国归晋,司马氏抵定中原。也就在西晋一统天下的这段时间,人们才发现,匈奴老巢已是人去楼空。曾经战马喧嚣的大漠深处,再也找不见这个老对手的一丝踪影。如此一支威名远扬的骁勇民族,少说也有几十百把万口子。怎么说走就走,仿佛人间蒸发,甚至让人无从打听。以后历朝历代的内官修史,于匈奴的去向总是语焉不详,或者干脆不作丝毫提及。由此可见,古代人耳目宥塞,信息不通到了何种程度。

    欧洲印象(四)

    直到现代,从欧洲诸多的史书记载,以及利用DNA的各种比对技术。人们才发现,这些匈奴人离开甘肃大漠,转向了西北边的乌克兰大平原。在那里占领阿兰王国后,随手灭掉日耳曼的东西哥特王国。此后沿顿河南下,翻越高加索天险,征服波斯王朝。旋即挥师西进,强渡多瑙河,屯兵奥地利,剑指塞纳河。战高卢,破罗马,横扫拜占庭。数十年鞍马劳顿,神奇首领阿提拉算无遗策,兵不虚行,带领匈奴七大部落征伐不止。铁蹄到处,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在佩斯城安德鲁西大道的英雄广场,我伫立在巴尔干灼热的阳光下,两眼凝视着正前方那一尊尊威风凛凛的骑士雕像。虽然铜锈斑斑,略显沧桑,却依旧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此时此刻我的心如潮涌,久久无法平静。这是匈牙利人民在1896年,为纪念他们祖先来欧洲定居一千周年的艺术杰作,雕塑侧面镌刻着“896~1896年”的字样。这一组充满内涵的数字,犹如一串古老神奇的密码撞击着我的心灵,激起我浮想联翩。我的思绪,被带回到一千多年前西域大漠,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眼前这群战士,虽然不是我引为骄傲的祖先。从内心深处,我却真切的感受到,他们才是我们的对手,是中华民族值得世世代代尊敬的人。

    匈牙利明媚的阳光,和随处可见的湖光山色令我流连忘返。更让我依依不舍的,是这里的人民。曾经与我们毗邻而居的民族,他们的历史和我们一样久远。而他们祖先的事迹,却让我深深感动。只要他们的祖先不断在欧洲传颂,我们英勇无敌的祖先,就会时刻被人记起。在巴尔干半岛的强烈的阳光下,唯有卫青、霍去病这些战神,才能与这群铜迹斑斑的盔甲猛士相映成辉!

    欧洲印象(四)

    卓奇  写于哐当哐当的列车上

                        2018.4.6夜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欧洲印象(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nu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