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年纪,女性商务人员,突然跳转到开发部,选择做产品经理,这个选择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不知道!
只不过这个念头,是在头脑放空时,由自己的第二意识中自动跳出来的,在极度不信任自己头脑的情况下,却很信任第二意识的选择,于是乎,没有与头脑开会,没有认真的分析利弊得失,就这么一头跟着自己的感觉,扎入新的领域,再次的将自己解构--重构,隐隐中有种不安的焦虑,也有一种非做不可的笃定。
静下心来问自己,亲爱的,是什么原始的念头、冲动,在吸引着你做出决定呢?
对我鼓动最大的是凯文·凯利的《必然》,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促使我最终做出决定。
那些未来人说得没错。因为在2050年,会有另外一个白胡子老头问你“你能想像在2016年当一个发明家会有多棒吗?那是一片广袤的处女地!你随便找个什么东西,都可以加上人工智能,上传到云里面去。那时的设备里不像现在,传感器成千上百,很少有超过一两个的。那时的期望不多,壁垒很低,成为第一轻而易举。
所以真相就是:此时些刻,今天 ,2016年,就是创业的最佳时机。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更适合发明创造。从来没有哪个时代会比当前、当下、此时此刻更有机遇,更加开放,有更低的壁垒、更高的利益风险比、更多的回报和更积极的环境。未来的人们回顾此刻时,会感慨道:“哦,要是活在那时该有多好!”
一位60岁的老人,在面对未来时,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看见未来的种种机会,未来的种种变迁,如同他1994年写下《失控》时,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预见一样,于是乎我全然的信任这位60位的长者,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学习着如何应用系统思维去创造,如何通过对现实环境的观察去创造,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生活相连接,如何用未来的眼光来看待现在,如何能站在山顶宏观的观察后,再回到现实的山脚,一步步走上山顶。
这一路并不好走,需要学习的东西浩如烟海,如何才能抓住重点,有技巧的学习,快速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能在困难面前举步前行?如何才能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不被周围的声音所干扰,不被困难所惊吓?
心底有一丝不安的焦虑,可是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无非是一种新的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构架的学习,新的知识库的建立 ,新的思维模型的建立,行动、行动、行动,Be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