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师生交流会上,有学生问:“老师,我对自己现在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其实这个学生的疑问代表了大学中相当一部分人数.
这部分同学常常觉得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都是不喜欢的事情,所以便给自己逃课、迟到、早退提供了一个看似无比合理的理由——我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其实也很常见,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对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因为不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心中总有一份“梦想的工作”,于是就得过且过,最后活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模样。
事实上,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但是,对这类人而言,当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候,首先要问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
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我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事实上,自己做的很好,但就是不喜欢的情况少之又少,因为当你真正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你多少会有点兴趣。
当然,如果你这件事你确实做的很好,但确实不喜欢,那就直接换一件事做吧,没有人能强迫你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你可以选择换专业,但在换专业之前,你需要考虑清楚:
你是因为学不好本专业而想换新专业,还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你想读的新专业真的是你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吗?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人士,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你可以换工作,但是在换工作之前,你同样需要考虑清楚:
你究竟是因为做不好目前的工作想换工作,而是因为真的不喜欢呢?假设你如愿换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你确定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吗?
事实上,人们总说他们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出现这种感觉仅仅是因为,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受挫而已。
当人们真正放弃原来做的事情,转而去做“新的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才发现,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
所以,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职场人士而言,在选择换专业和换工作之前,都必须认真思考——你究竟是不喜欢还是做不好?
02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夸大兴趣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兴趣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对一个人来说,当你把某件事情做好,并且比大多数人做的都比较好的时候,你很难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
现在的父母十分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但方向却常常错误。李笑来指出,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一本书,让孩子去学就可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的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的比一般人好、做的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我们常常犯错误的原因,是搞错了顺序,事实上: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想要在一个行业成为专家,其实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做的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的比别人好;做的比别人好,兴趣自然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很多人口中所谓的“没兴趣”,大多都是自己不想认真去做的理由了,而“不想去做”,自然也就“不可能做好”,对于做不好的事情,又如何能产生兴趣呢。
千万不要把所谓“没兴趣”当成自己偷懒的理由,否则,你只能任凭大量时间白白流逝,而最终一无所获。
此文观点主要出自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第7章“应用”第1部分内容。
·END·
作者介绍:
Jeneer:喜欢读书、写作、跑步、健身的高校教书匠,和我一起阅读,从管理自己开始,努力成为时间的朋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