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心理学 情商 谈恋爱
心理学:告别的仪式感,给脆弱一个出口,让孩子理解生命

心理学:告别的仪式感,给脆弱一个出口,让孩子理解生命

作者: Kris心理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16:27 被阅读0次

    2020年4月4日,一个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写这篇文章时,外面的警报响起,我默默停止了敲字,默哀三分钟。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蓝,网络是黑白的,为那些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祭奠,为他们亮起烛光。

    生离死别,我们很难去接受这些残酷的现实。但我们要去学习人们是如何应对生命的逝去,了解情绪的变化过程,学习应对哀伤,也不能忽略对孩子的照顾。

    1. 成年人的脆弱从不轻易展露

    《请回答1988》中有这样一幕:德善的奶奶去世了,一家人连夜赶了过去。到了奶奶家,发现院子里的大人们都在推杯换盏,吃吃喝喝。几个小孩子看到爸爸在陪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们谈天说地,妈妈在忙着给各桌上菜。一向体谅父母的孩子们,充满了困惑和不解:奶奶去世了,为什么大人们看起来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有些开心?

    不知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家人去世时,白天由于亲戚朋友前来吊唁,父母一直忙着去接待。要记录每个亲友的礼金,要准备挽联香烛,要去办理各种手续:死亡证明、销户。直到夜深人静,亲友散去,独自站在门口的父母可能才会突然愣住,你唤他,却毫无反应。

    “怎么就走了呢?”

    “妈妈没有妈妈了……”

    这时,你才知道,大人也是父母的孩子啊。可他们不只是孩子,他们要忍耐,要回去工作、赚钱养家,要给孩子准备饭菜。只有在晚上,他们才能卸下担子,得一丝空闲,放声大哭。

    剧中,德善爸爸的大哥大嫂终于从美国回来,爸爸和姑姑们抱着大哥,哭得泣不成声。德善他们这才知道,大人们不是铁石心肠,只是故作坚强。

    小孩子才能任性,大人们哪能随便脆弱。

     

    2. 仪式感给情绪一个出口

    可能有些人会疑问,为什么在面临死亡时,我们需要一些告别仪式?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让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完成一项会引发他们悲伤情绪的任务,之后让一部分人做一些无意义的撕纸活动。结果发现,那些撕纸之后再离开实验室的志愿者,感受到的悲伤程度要低于什么都没做就离开实验室的人。

    在实验室中的一个简单仪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性情绪。在生活中,对于生命的告别,我们也需要仪式给情绪一个出口:哀悼死者,纪念逝者,抚慰生者。

    中科院心理所的龙迪教授在武汉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心理医院组织了“危急时刻,我们同在”的公益课程。在课程中,龙迪教授介绍了一首正念的歌曲来转化哀伤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感受内心的祥和。歌词写得很好:

    吸进来,呼出去;

    吸进来,呼出去;

    好似盛开,一朵莲花;

    我清凉,如一滴露;

    一如高山,屹立不移;

    像大地,一般稳厚;

    我自在。

    吸进来,呼出去;

    吸进来,呼出去;

    我是净水反照着,

    什么是真,什么是实;

    在我觉得,心里深处;

    空间满溢,在其中;

    我自在,我放下,我自在。

    通过呼吸,胸中的愤懑得到释怀,让空气进入身体,给内心一个空间。身体上肌肉的伸展,让心灵得到舒缓。让压在胸口的那块石头,变得轻了一些。

    3. 哀伤没有结束,只是我们学会了共行

    每个人都经历过与亲友的生离死别。虽然生物医学领域不断进步,生而为人,依旧避免不了死亡。死亡,是必然的终点,也是每个生者难以坦然接受的终点。在美剧《良医》中,那些见惯了生死的医生,当面临病人已经无法抢救,宣告死亡时,也会感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力。死生亦大矣。

    哀伤不会突然结束,我们应该学会与之同行。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是哀伤与临终关怀领域的知名学者,她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哀伤的五个心理阶段。

    (1)否认

    身边亲友的突然离世,会给我们造成强烈的冲击。此时,我们的心理防御系统就会激活,这时就会诱发保护性的反应——否认。我们会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甚至去反复确认。

    (2)愤怒

    因为难以接受亲人的离世,我们会将其归因于有人做错了事情。我们可能会迁怒自己,觉得自己如果当时早点发现,家人可能还有机会被治愈。可能会迁怒家人,甚至是医护人员,觉得他们没有尽力。愤怒情绪,可能会导致恶语相向,甚至一些不妥当的行为。

    (3)讨价还价

    这个阶段的情绪反应会稍稍缓解,更多的是内疚与反思。针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我们会想出很多“假如”,会慢慢将激烈的否认和愤怒转化为思考。但这个阶段的思考依然是情绪化的,并非理性的。

    (4)沮丧

    无力、无奈、无助,觉得未来没有希望。有些人会在这个阶段陷入强烈的抑郁情绪,感觉内心被挖走了一大块,生命不完整了。

    (5)接受

    最终,我们会接受现实,带着这些回忆与经历,生活也将继续。

    每个人可能会经历其中的几个阶段,可能会经历全部,甚至会反复经历几个阶段。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慌张,也不要怀疑自己。

    4. 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

    邻居家的小孩子刚上幼儿园,听见外面的警报,有些紧张,抱紧妈妈。此时,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Kris身边一名同事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4月3日,有同事在微信群中问起,附近哪里能看到降半旗,想带着孩子去看看。三四岁的小孩子,对死亡并没有清晰的概念。需要家长从生活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出发,去引导孩子理解生命的意义。

    首先,家长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忌讳谈论死亡,让孩子知道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落叶的故事,通过养一些植物和小动物(比如鱼)来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发展与凋零。

    其次,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去面对死亡。孩子面临的第一次死亡,很有可能就是家中长辈的离世。这个时候,要配合孩子的年龄,以及认知和情绪发展的阶段,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孩子。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家长的表现就是孩子的榜样。

    最后,让孩子知道生命是珍贵的,从而珍爱自己的生命。比如,让孩子了解这次警报是为什么响起,为谁响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去交流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尤其要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理解生命的美好,以及烈士牺牲自己生命的神圣。

    人生在世,没有人能陪你走完全程。那些逝去的亲友教会我们的是面对死亡的从容与坦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各种各样的体验,有快乐、就有悲伤,有喜悦,便有痛苦。正是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一分两分的甜蜜才值得反复体味。我们要带上逝去的亲友送给我们的礼物,无惧生死,把握现在。

    愿你依然爱这个世界!

    此文为@Kris心理时间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获得授权。


    Kris,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专业的解读与分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育儿与职场,讲心理,我是认真的!

    欢迎关注@Kris心理时间,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告别的仪式感,给脆弱一个出口,让孩子理解生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su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