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韩非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扁鹊见蔡桓公》。大意是名医扁鹊初次见蔡桓公,跟他说:你有病,得治。蔡桓公说:医生都这样,好治不病以为功,不肯治。后来接连好几次,扁鹊每次都劝蔡桓公就医,桓公依然不听。桓公最后一次见到扁鹊时,扁鹊绕着他躲得远远的,桓公觉得好奇,差人去问,扁鹊说,桓公现在的病深入骨髓,没法治了。随即扁鹊就逃秦国去了。五天后,桓公身体抱恙,药石针灸无用,很快死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了疾病就要及早就医,不要过度相信自己。
随着国民医疗水平的提高,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像蔡桓公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医疗资源作为一种普通的公共福利,下至刚出生的婴儿,上至白发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可是偏偏有些极端的人,把这种惠及大众的资源看做了为己所用的权利。
最近发生的杨文医生被杀一案,看得我唏嘘不已。患者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太太,这么大的年纪,从自然规律而言,本就已经是身体退化的阶段。可是,患者的家属 “ 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而怀疑我们的用药,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 我不禁非常怀疑支撑着他们“不接受老人死亡”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最后因治疗效果不好,患者的小儿子在一次夜班之际,拿起了屠刀,从背后残忍地杀害了主治医师。
央视新闻随后发通告说明:这不是医患纠纷问题,这是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我为杨文医生的离世感到痛惜,但我更痛惜的是,网上不少人看到这条新闻后,在不经调查的情况下,质疑是否是医生对患者的过失,导致了患者家属下杀手。
杨文医师,一个北大医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据以前的患者说,杨文医师待人和善,非常有条理。从她的朋友圈来看,她对待工作,也足够认真负责。这场事件,就是一名头脑发狂的疯子,害死了一个对国家的贡献度比他大千倍万倍的好医师,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恶劣的影响。
最后害死医生的,是一名疯子对就医的执念。真可悲。正如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中讲明的,蔡桓公病入膏肓后,神医扁鹊也没办法了。这位95岁的老太太,不正是如故事中的蔡桓公吗?
医生并不是神,不是万能的。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的科技并没有发展到让生命永恒的那一天。可是,太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恶意为难医生。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发展到最后,只会是整个行业失去信心:医生不信任病人,病人不信任医生。
另外我还想讲的是,医疗从古自今就是奢侈品,不是大白菜。培养一名医生的成本是很高的,当一个人可以在日常看病时无需太心疼花销时,请不要忘记,那是国家社保为你兜了底,但这绝不能成为你不给予一名专业医生足够尊重的理由。
几年前,八月也曾去医院看专家就诊,早上6点起床排队挂号,11点排到了我看病,医生问过之后,让我去拍个片子,回来后是中午12点左右,接着又排队等着医生看片子。去过医院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看病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我当时等待的心情只能用焦灼来形容。
当再次排到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进门看到那名医生的嘴唇都干枯了,整个人也显得很累的样子,她的心情美不美丽,可想而知了。当时我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我也顺便问那位医生,您吃饭了吗?医生瞄了眼电脑上的排号单,平静地说,后面还有几位病人,全部看完了就去吃饭。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当医生真的不容易,等待时的焦灼情绪也一下子消失了。我知道,医生也不想让病人等待那么久。可是,我也更希望医生能不要这么超负荷地劳作,为自己身体好,也为患者好。
其实大家有时候都很不容易。
八月最近一次去医院是今年年初,带着女儿去市儿童医院就诊,场面堪比春运,小小的地儿里里外外全是家长和小朋友,围得水泄不通。但凡是去医院的人,都是难免上火和焦灼的。没痛没病,谁也不会跑去医院受折腾。尽管带孩子看病很累很焦虑,但是我从来不会抱怨医生。因为我知道,医生们是在尽力地为大家服务,他们是救你命的人,是最不希望你在他手里有危险的人,他们绝不是你可以随意发泄情绪的人。
良好的环境需要双方共建,彼此体谅。可如果一名医生连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障,那以后谁还愿意从医?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名美国富翁带着老母亲去私立医院治疗骨折,医生给病人的腿里加了一根钢钉,收费一万美元,富翁说,一颗钢钉而已,最多十美元。医生说,钢钉可以免费,可是如何将钢钉放进去,这才是我收费的原因。
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到底有多难?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外加新人期实习医生以及SCI论文......如果我们不爱护医生,不给予医生起码的职业尊重,那么将来从事这一行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少,医疗资源将会越来越紧张,病人排队时间将会越来越长......
对于这种“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的生命托付,本身就过于沉重,没有任何医生能担得起。期待以专业和服务为本的医疗行业,能愈发完善。
保护医生,尊重医生的专业度,就是善待将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