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和适应的过程中,我们对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观念、以及事物间的逻辑,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理解不同,对外界的看法有差异,这又驱动我们做出不同的决定和行为,因为底层认知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我们。
我们公司每年都会从固定的几所学校进研究生,年龄大都二十五六,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学习成绩,也进入了同一个部门做同样的事情。
有一次,我给他们三个人一份报告,找出上面的文字和语句错误,报告大约150页,每人看三分之一,甲、乙、丙三人看了一上午,下午将结果反馈给了我。
甲把错误用铅笔勾了出来;
乙勾了错误,同时把有错误的地方折页;
丙除了勾出错误,进行折页,还在一张白纸上把怎么改对应的列了出来。
他们交给我时,我看了看,对他们都进行了鼓励,表示了我的满意,但实际上,我对丙的工作是满意,对乙是良好,对甲是合格。
这不是什么职场智慧,三人的差异源自做事的方法和认知,都有完成的能力,但是方法和认知不在一个层次,所以成长速度也不一样。
三五年后,丙开始做项目负责人,独当一面;乙成为了成为项目组的骨干;而甲在项目组打杂。
其实结果已经在一开始显现,但是最初他们的起点都一样。
对于我们,需要形成丙这样的底层认知,但是不是仅仅这样就可以了呢?
在丙的做法上,还能试着把错误点进行统计,找找规律,看看以后怎么做能消减错误,形成以后提升质量的方法。
底层认知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多元思维没有好坏之分,适合自己完成最终目标的就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