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其实就是一个低贱到不能再低贱的平民。
他,也是那个时代尊贵到不能再尊贵的天下第一王。
他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罢了,甚至说,都不能算作是一个人物。是啊,一个小小的平民,即使是有点影响力,可是在那个秦帝国席卷天下的年代里,别说是这样的小人物了,哪怕就是那些传承数百年的高官贵族也都是纷纷命丧黄泉,故而,又有谁会真正在意这样的小人物呢?
但是,正是这个谁都不在意的小人物,却做了一件哪怕是当时天下所有人都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
同时也正是这个小人物,用他那独有的顽强与高傲,走出了一条华夏历史上只属于他的那条路。他,用自己的双拳,硬生生的砸破了一个旧的世界,他,用他那惊天的勇气,悍然打散了一个伟大的帝国。
是的,他就是陈胜。关于他的名字,笔者也相信,哪怕是直到今天,也依然是一个在中国人内心中都永远不会忘却的一个名字。
而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里,当大泽乡的怒火被彻底点燃的那一刻,他也就注定会标榜史册。
的确,在陈胜之前,有奴隶可以为将的故事,也有奴隶可以为相的故事,甚至还有奴隶可以晋升为贵族的故事。总之,在曾经的古中国,下层百姓翻身的故事虽然不多,但却还是存在的。然而,终究这些都只是在有限的环境里面的有限人数罢了。
为什么?为什么下层百姓翻身就会那么困难?难道下层百姓就是天生的下层吗?
不,绝对不是,至少,在那些有限的故事里面,也让很多人知道了,其实,人与人的相差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还是有少数下层百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贵族所在的阶级。
而秦国,秦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一个只要你够勇够狠,那就有可能在战场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从而树立自己的英雄事迹。但,这终究也只是属于秦人自己的故事罢了。
回望那时,秦帝国已经一统天下数年了;那时,秦军南征北讨的辉煌战绩已经让天下人都在其赫赫军威之下噤若寒蝉;那时,无数想要起来反抗秦国的曾经贵族们也都偃旗息鼓了。而我们现人还知道的,那个时刻,还应该是秦二世元年七月,也就是伟大的始皇帝死去的第二年。的确,始皇帝是故去了,但他所一手缔造的这个帝国所持有的这架高效而又凶残的机器却依然还在转动。
而当我们再把目光都逐渐放到一个叫做大泽乡的小地方时,我们就会发现,和其他地方一样,源源不断远戍边地的百姓士卒正在前行。而当时在大泽乡,刚好有着一支不到千人的小队伍,好吧,准确的说是九百人。
这支小队伍的任务就是去驻守渔阳县,而渔阳县的位置,则是在今天的北京密云县附近。再说他们当时所在的大泽乡,就是在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附近。无疑,即使是今天的我们也都知道,从安徽要抵达北京,也是一段很遥远的距离,然而在那个时候,这支九百人的队伍,却要在政府所规定的时间内抵达渔阳,否则,便会被全部斩杀。很显然,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任务,但对于这九百人来说,又是他们只能面对的。
本来按照原本的计划,这支小队伍是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到达渔阳的,可是,或许真就是天意吧,恰好在当时,由于一场连绵数日的大雨而彻底阻挡住了这支小队伍前进的道路,而再等到大雨停止后,道路通畅后,这支小队伍才愕然发现,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再按时抵达了。
而按照大秦那严酷的军令,是的,由于秦帝国坚持将各种法律条文普及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哪怕是这支队伍里面最普通的人也都知道,他们这些人所面临的唯一下场,就只有死亡了。
当人一旦面临死亡的危险,那么就会想很多,或许在想着该怎么才能够活下去,或许是在想着自己死后自己的家人该怎么办呢?
记得有一个人名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认命的人,一种则是不怕死的人。
而假如说这支队伍里面的人都是前一种人,那么自然,死亡是必然的了。而如果说这支队伍里面有几个后一种这样的人,那么很显然,这就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了。
笔者无意去分析他们是怎么做的,只能说,正是在这么几个不怕死的人带领下,一场中国历史上真正有记载的第一场农民起义,便就正式由此而拉开帷幕了。
大泽乡,一个叫做陈胜和一个叫做吴广的两个人,利用他们那惊人的胆魄,先杀两尉,而后便以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言宣告了大起义的开始。
是的,在曾经,或许会有人说,封侯拜将也能够是普通人所做到的,但是,笔者相信,至少在那个时候,是没有人会相信普通人也会有成为君王的。君王,君王是什么?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君王就是天,就是一个国家的主宰,就是一支军队的最高领袖,而从我们看过的各种史籍,哪怕是《史记》或者是《汉书》中,我们也都知道,上古三朝以及春秋战国的无数君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传承,即所谓的炎黄贵胄。
虽然说,从法理上来讲,中国人,人人都是炎黄后裔,换句话说就是人人都是有资格成为君王的,但是,毕竟这也就只能那么一说,翻开那部史家之绝唱的《史记》,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记录: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史记·夏本纪》
殷契,母曰简狄,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史记·殷本纪》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適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弃为兒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穀。”封弃於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史记·周本纪》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後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史记·秦本纪》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佰、仲雍二人乃饹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史记·鲁周公世家》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於北燕。《史记·燕召公世家》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史记·管蔡世家》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史记·陈杞世家》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厓季,厓季最少。《史记·卫康叔世家》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史记·宋微子世家》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史记·晋世家》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楚世家》
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史记·郑世家》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後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史记·赵世家》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史记·魏世家》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史记·韩世家》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看出,自炎黄之后,从上古三朝开始再到春秋五霸以及战国七雄之间,凡是在这段历史里中国内所存在过的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君王,则都是有记载的炎黄直系后裔。
姑且我们就不论这是真是假,因为,不管这是真是假,这些记载也都代表了一个只属于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即,国家的领袖必须出自高贵的炎黄直系后裔,余者,或许可以封侯拜将,但却是没有任何资格能够登及至尊之位的。
而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历史,恰恰也正是从陈涉开始,从这次的大泽乡起义开始,一切的一切,彻底颠覆了。
陈涉,众所周知,低贱普通人,就连记载了那么多炎黄贵胄的《史记》中也只是单单的一句:“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是,在记载之前的那些国家君主之时,司马迁都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这些人背景,但是唯独陈涉,就只是单单这么一句,是的,陈涉没有任何背景。
而再看之后的其它君王:刘邦?《史记》如是记载曰:“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项羽?《史记》如是记载曰:“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笔者也知道,很多人都是瞧不起陈胜的,毕竟,陈胜失败了,陈胜的一生,在历史上也仅仅只记载了六个月,因为他从起事称王到被下属杀害,也仅仅只有六个月。而相比之后的那些英豪雄杰,自然陈胜的能力也是无法比之的。
但是,请诸君不要忘记,陈胜虽然失败了,但是如果没有陈胜,恐怕也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之争了。
也许不会有人记得,当项羽和其叔父项梁率江东八千子弟渡江之时,所奉的便是陈王的号令,而关于这一点,《史记·项羽本纪》中更是做了明确的记录:“广陵人召平於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所以,说到根子上,项羽和其叔父之所以能够崛起,如果没有陈王,恐怕也是没有可能的。
既然项氏一族都是如此,那么当时全国的其他人呢?又有哪几个诸侯国不是矫诏了陈王的号令才得以复国的?
是,现今很多人都可以骂陈胜在起义后期的一系列错误决策,甚至骂陈胜的愚蠢。但是,如果没有陈胜喊出的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两句口号,中国的天,还会变吗?
伐无道,诛暴秦!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就是这两句口号,前者摧毁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帝国。而后者则是成为了中国历史自此之后历代百姓起义的核心纲领。
而在笔者看来,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中国历史为什么不会成为欧洲那样的贵族可以传承上千年,不会成为日本那样的君王一脉万世一表,就是因为中国的百姓从始至终便具有的极强的反抗意识,他们不信天,不信鬼神,更不信那些想要万世一表永远称王成尊的贵族们!
所以正是从这个口号开始,才让中国人真正做到了广义上的平等,是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管是谁,没有人是天生富贵的,也没有人是天生贫困低贱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可成王称皇!
无疑,这或许才是陈胜此人出现的最大意义。
陈胜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的确很短,但是,却值得所有中国人都深深铭记,自然,后人也不会忘记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的。正如《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的:“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包括刘邦在内,以及之后的司马迁,他们都很清楚陈涉此人所代表的伟大意义,所以,刘邦会为其以君王之礼下葬;所以,司马迁会以君王之标准的世家来记录陈胜的一生。
最后的最后,老规矩,还是用笔者最喜欢的文学家洪迈的评词来定义陈胜的一生:
网友评论